陈毅同志关怀和支持新四军部队卫生工作的事例不胜枚举。现仅就我们亲见、亲闻的事迹,追忆他对卫生工作的重视,以表示对陈毅同志的缅怀之情。
导演“空城计",智斗顽军
1939年冬和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第一次反共高潮遭到惨重失败之后,加紧在华中制造摩擦事件。6月间,陈毅同志率江南主力部队准备渡江北上时,向时任新四军一支队军医处长的崔义田部署工作。他说:“因为任务紧急,又要通过封锁线,还要打仗,军医处和医院暂留原地。我已电告冷欣(国民党第三战区第二游击区挺进司令),要他保护我们的伤员安全。但国民党顽固派是不会甘心的,你们要提高警惕,做好准备。除完成伤病员的治疗任务外,还要把保护伤病员的安全工作做好。”后来,陈毅带了几个警卫员,穿了便衣,骑马来到医院,看望伤病员和医务人员,并亲切地对大家说:“你们好吧,我真不放心,特意来看你们啊!我回来有两个任务,一是来看看你们,等我们渡江北上,到那里的局面打开之后,就派人来接你们;二是部队一路上要打仗,需要医务人员,我要带几个同志走。”他又说:“冷欣这个人和我打过多年交道了,他多少讲点面子,公开的不敢把你们吃掉,很可能派几个人来赶你们走。你们要作战斗准备,要组织起来,到军械所领些枪枝弹药,把工作人员和伤病员武装起来,防备国民党反共顽固派的袭击。”
他刚讲到这里,放哨的战士跑步前来报告,有一个连的国民党军队开来了。陈毅笑着说:“你们看,冷欣这个坏家伙,我们刚走两天,他就派人来了。你们不要紧张,要和他们坚持说理斗争,晓以抗日救国大义,要他们枪口对外。”并问留守的医院政工干部宗瑛同志:“你们警卫人员有多少?”宗瑛回答说:“二十多人,只有六枝枪。"陈毅笑道:“我们今天只好唱‘空城计’了。”遵照陈毅的指示,宗瑛派了几个人在村子外面放哨,又在村子外的树林子里挂了几件军衣以示有部队驻在这里,迷惑敌人,他自己带了几个人去应付这帮家伙。国民党顽军的连长带了一连人进村后,就在村口架起了机关枪。宗瑛等就和他们进行说理斗争,质问他们为什么不打日寇,专搞摩擦?这帮家伙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好把机关枪撤掉了,没敢驻下,悄悄地溜走了。顽军走后,陈毅对大家说:“我们这出‘空城计’唱得不错啊!”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亲切慰问伤病员
陈毅经常亲临医院慰问伤病员。1940年黄桥战役结束后不久,陈毅来到医院,走到在战斗中负伤的张克威同志病床前,详细询问了他的情况,揭开被子仔细看了他的伤情。安慰他说:“好好养伤,待有了条件,再上假肢。”果然,后来陈毅写了批条,给张克威装上了假肢。张克威装上假肢后,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战斗在卫生战线。有一次,陈毅在慰问伤员时,还讲了一段他亲身经历的小故事:“1934年红军长征前夕,在一次战斗中我身负煎伤,当时天气炎热,在茂密的山林里,没有住处,也没有粮食吃,和医务人员又失掉了联系。我腿上的伤口里长了许多蛆,整夜不能睡眠。”接着,他话锋一转,风趣地说:“感谢那些小虫把我伤口里的脓液吸掉了,很快伤口就干燥了。我再找一片大树叶子把伤口盖上,还走上了几十里路。后来,碰到医生时,伤口已快长好了。你们不要怕,实在没办法,暂时几天不换药也不要紧。必要时,可以试试我的治疗办法;可惜现在是冬天,找不到蛆。”说得大家哄堂大笑。
尊重护士,爱护护士
抗日战争时期,每年5月12日国际护士节,新四军军部都要开纪念会。1941年5月12日,新四军军卫生部在盐城举行国际护士节纪念大会,陈毅代军长和刘少奇政委亲临参加。在纪念大会上,陈毅高度赞扬了南丁格尔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他勉励大家要尊重这种精神,实行革命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1946年8月泗县战役时,华东野战军第四医院接收了大批伤员,陈军长亲临医院了解伤员收治情况,并派崔义田、张祥、商镬等同志,带医疗队到医院协助救治伤员。泗县战役结束后,部队紧急转移。因连日暴雨交通受阻,医院与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失去了联系。医院驻地与国民党七十四师等部队相距很近,经常受到敌人飞机袭扰,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正当千钧一发之际,陈毅司令员派作战科长到医院传达了当前敌情,并派了一个连掩护和组织医院转移。转移中,有的民工因遭敌机轰炸走散了,只好动员轻伤员徒步行军,全院干部、战士都去抬担架,搬运重伤员。队长张瑾、李兰丁等同志带头抬担架,李兰丁同志肋骨都被压断了。陈毅司令员两次绕道到医院来看望,当他得知李兰丁同志受伤的情况时说:“像这样的好同志,要给记功。要关心她们,爱护她们。”
知识分子的知音
陈毅同志对于参加新四军工作的医学家、医药卫生人员都非常关心和尊重,经常和他们促膝谈心,鼓励他们为人民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陈毅肯定这些医务人员志愿前来参加新四军,是进步、爱国的表现。他认为这还不够,还要在党的领导下,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提高革命觉悟。他相信,很多人会成为共产党员的。在陈毅同志的关怀教育下,沈其震、王聿先、崔义田、齐仲桓、罗生特、沈霁春等医学家,相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江上峰同志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博士,陈军长委以新四军卫生部军医学校校长的重任(后来该校与山东医专合并为白求恩医学院)。他还亲自安排医学家们吃小灶,发给技术津贴(有的同志技术津贴费是陈毅司令员津贴费的二十倍)。有一次,陈毅司令员在百忙中抽时间由崔义田陪同,亲临机场去迎接商镫、彭治生、张学彬三位从重庆志愿来山东l临沂解放区工作的医师。亲切地接见他们,赞扬他们不避艰险毅然来到解放区,表示热烈欢迎。鼓励他们为解放区的医疗卫生工作多作贡献。
“文化大革命”中,陈毅同志受到严重迫害时刻,他还问他的保健医师:“沈其震医师现在哪儿?”因为抗日战争时期,沈其震同志为新四军的卫生事业做了大量工作,曾经三次赴香港,拜会宋庆龄,从保卫中国同盟获得了大量医药物资。陈毅曾经派沈到处联系解决新四军的医药器材供应问题。他担心沈其震同志因此而受到诬陷。
陈毅十分器重与关怀国际友人罗生特同志。1941年春天,罗生特以反法西斯盟友的身份,远渡重洋,越过重重封锁线,来到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参加新四军工作,是新四军的国际友人和泌尿科、妇产科专家。陈毅对罗生特遭到德国法西斯残酷迫害,在狱中进行坚贞不屈的斗争,表示钦佩和慰问,对他坚决参加新四军表示热烈欢迎。罗生特到新四军工作后,不辞劳苦,用自己精湛医术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受到伤病员的称赞和爱戴。1941年,日寇大举“扫荡”盐城,为了保护罗生特的安全,陈毅和刘少奇派军部的汽艇送罗生特先撤退。罗生特来到苏北不久,陈毅就和他结为亲密战友。他们同唱《马赛曲》和《国际歌》,经常促膝谈心,结伴游泳。陈毅有时得到一点咖啡,便马上给罗生特送去。一次,陈毅送给罗生特一支比利时生产的马牌手枪。说来也巧,这支手枪是1901年的产品,正是陈毅诞生的那年出厂的。赠枪时,陈毅意味深长地对罗生特说:“这是一支好枪,我已佩带多年了。送给罗大夫经常带在身边,倒不是设想战争残酷到需要您拔枪自卫的程度。革命斗争总有风雨,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更重要的是,让它来表示我们革命斗争的友谊。”罗生特把这支手枪作为他和陈毅友谊的标志,非常珍视。罗生特准备写一本关于新四军的书,希望陈毅把自己的历史叙述一下。为此,陈毅于1942年3月8日给罗生特写了一封长信,信中写道:“你计划写一本关于新四军的书。我渴望你的著作出版。我感谢你对新四军的帮助,更愿以同志的身份帮助你完成这本有意义的著作。现在我来答复你的要求,将我自己的历史简单叙述如下。……”
重视培训卫生干部
在陈毅的关怀下,新四军和华东野战军医学教育发展很快,到解放战争结束时,华东部队已有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四万余人,其中百分之九十九是部队自力更生培养出来的。他们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为部队卫生建设作出了贡献。早在新四军建军初期,陈毅就要求卫生部门积极培养医药卫生干部。根据这一指示,军卫生部首长就采取办学校、训练班以及带徒弟的办法,迅速为部队培养医药卫生干部。1941年7月22日,新四军华中卫生学校准备举行开学典礼,原计划请陈军长参加,当时正好日寇对我根据地进行大“扫荡”,盐城形势非常紧张。原以为陈军长要指挥部队作战不能来了。可是,陈毅还是按原计划来了。在开学典礼上,作了生动而又精辟的报告。他首先分析了形势和我军粉碎这次大“扫荡”的决心。接着讲述了一个民间传说:“过去有位会看阴阳的先生,有一天想找位大夫诊治。他把满城的医寓都看了一遍,只看到每位医生的招牌上都有许多冤魂。他望而却步,不敢入内。好不容易找到一块一个冤魂也没有的招牌,心想这位医生一定医术十分高明,能妙手回春,在他手下从未冤死过人,就走进去坐定诊脉。相问之后,才知道这家医寓是第一天开张,而他是就诊的第一个病人。”大家聚精会神地边听边琢磨。听到这里,才明白陈毅同志是用这一幽默风趣的传说来启发我们千万不要鄙薄医务技术工作,人民是需要具有高超技术的良医,庸医是会“杀人”的。陈毅的讲话,语重心长,妙趣横生,深入浅出,同学们受到了一次生动地为人民服务的教育。陈毅冒着炎夏酷暑为我们作报告,当时又无防暑设备,不得已,他只好解开衬衫衣扣散热。由于情况紧急,陈毅结束讲话后便立即返回司令部去了。陈毅走前还挥毫为卫校题了词:“医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间桥梁。对人的治疗,药物方面是属于自然科学。而精神安慰和救护方面必需借助于革命的社会科学,新四军医务工作同志与一般医生不同之点在此。”陈毅同志这一题词,正是与当前新型医学模式(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不谋而合。
陈毅还非常重视部队的医药供应,派遣人员到敌占区购买药品器材。解放战争时期,派宫乃泉带了他亲笔写的信到东北商请罗荣桓同志支援。罗荣桓无私地把解放东北时缴获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制药厂的设备支援了华东野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