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 正 文
科学发展观提出来的背景和科学内涵
      作者:杜玉华       日期:2012-10-22 14:57:09      

  一、提出科学发展观的背景

  (一)历史背景:符合中国现代化、振兴中华的历史主题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如何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实现现代化和振兴中华的问题,就一直是无数仁人志士所追寻的梦想。

  1.技术落后,开展洋务运动

  回顾中国的近现代历史,鸦片战争不久,一些有识之士认为中国的落后主要是技术(主要是物)落后所导致的,于是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展了洋务运动。

  2.制度落后,进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洋务运动没能改变中国被瓜分的命运,又认为是制度落后造成的,所以就进行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维新变法一百天以失败而告终;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取得了一定胜利,但中国依然是战火纷纷,广大百姓依然是民不聊生。

  3.文化落后,发起新文化运动。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是文化的落后导致了落后于西方,因而发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虽然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之洗礼,但阶级和思想方法的局限性,不能给中国人民指出真正的出路。

  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不断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群众实现了政治上的平等。但是,在现实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却依然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究竟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才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符合中国现代化、振兴中华这一宏大历史主题的。

  (二)理论背景:三大理论来源

  1.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人的发展思想

  (1)第一代中央领导人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两步走”发展战略

  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革命的客观形势,以及受西方特别是前苏联发展观点和思想的影响,第一代中央领导人特别强调社会主义工业化。解放初期,“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1964年12月,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我国政府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和“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当初我们提出的“四个现代化”,主要是指物质和技术层面的,缺乏人自身及其他方面的现代化,比如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如一位美国学者就写了一篇题为《中国为什么没有第五个现代化》的文章,其实际就是指,现代化应该包含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以及人自身等各个层面的内容,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变迁过程,而不仅仅是指物质或技术层面的变化。

  (2)第二代中央领导人的“富强、民主、文明”目标与“三步走”发展战略

  “文化大革命”的沉重灾难和深刻教训,使我们党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只提经济和科技的现代化是不够的,还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突出地强调了民主建设问题。他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后来,邓小平又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明确规定了中国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GNP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GNP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GNP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并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这样,中国现代化目标就由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变成了“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更加全面的现代化。

  (3)第三代中央领导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战略思想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人坚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先后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根据这一战略思想,中共始终把发展作为党的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明确规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些重大举措,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加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充分表明,中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2.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发展的概念被描述成为一条单线的发展图式,发展的唯一动力是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主要有四个具体的观点:

  (1)社会发展是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全面进步;

  (2)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重要指标;

  (3)发展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的过程。

  由于政治原因,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在相当长时间内居支配地位的权威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危机与崩溃的观点,资本主义的现代发展被排斥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视野之外。20世纪50、60年代以来,新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进行了重新研究。针对拉美。“出口外向”和“内导取向”即“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失败,新马克思主义认为第三世界落后国家处于对世界资本主义中心的依附地位,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这一“依附”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国家不无深刻的启迪。

  3.现代西方发展理念

  现代西方发展理念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很大。过去影响最早、最大的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理念,后来对我国发展,特别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影响的西方发展理念主要有:

  (1)发展价值标准的理念

  经济学家迈克尔.P.托达罗、丹尼斯.古雷特认为,要理解发展的含义,必须明白发展的三个重要的价值标准,这就是:一是维持生存,诸如食物、住房、卫生保健和安全保护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二是自我尊重,除了收入以外,还必须提供就业机会、教育条件,对文化和人类价值给予更多关注,并对个人和国家带来更大程度的自尊。三是自由,使个人和国家摆脱对其他民族的屈从和依附,摆脱对愚昧和使人类痛苦的力量的屈从和依附,扩大个人和国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选择的范围。

  (2)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了一部引起很大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引发了人类关于发展观念上的争论。《寂静的春天》讲的是美国使用杀虫剂DDT杀死榆树甲虫,蚯蚓吃了含有毒素的树叶,知更鸟吃了带有毒素的蚯蚓,知更鸟几乎全部死掉,甚至美国的国鸟——白头雕也几乎灭绝。作者惊呼“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那将是一个寂静的春天,那将是一个可怕的春天。《寂静的春天》成为推动美国环保立法的重要著作。DDT曾是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获奖成果,却造成环境悲剧,不能不说是诺贝尔奖的遗憾。

  20世纪六60、70年代,以《增长的极限》为代表,标志着人们对传统发展理念的全面质疑。美国环境经济学家赫尔曼-E.戴利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对以往发展内涵的补充和革命性创新。

  (3)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法国社会学家佩鲁提出,发展要从人出发,以人为中心,发展的动力和目标在于人。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是现代西方发展理念的重大更新和进步,是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

  (4)现代化起飞矛盾凸显的理论

  美国政治学家亨庭顿认为,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起飞时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恰是进入社会结构错动、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秩序失范、社会风险易发的时期。我国社会转型目前正面临着这样关键的临界点,即进入了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时期,也就是社会失调时期,我国的发展急需在理论上加以突破和解答。

   (三)现实背景:新世纪中国发展的瓶颈

  党的十七大报告总结了当前十大阶段性特征,这些特征也是我国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其中,进入新世纪,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瓶颈主要有三个:

  1.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年均8%左右的持续高速增长使中国被称作是“世界工厂?。《地球是平的》描述了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董事会在欧美,总部设在印度,工厂设在中国。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大气和水质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酸雨、干旱、河流断流或蓝藻污染,土地沙漠化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目前,我国四分之一的领土已经被沙漠覆盖。

  对待不断增长的GDP总量,我们应该持理性谨慎的态度。比如,两辆正常行驶的汽车创造的GDP是有限的,但假如两车相撞,情况就不一样了。车要修理,修车厂的产值增加;如果将车废弃另外购买新车,汽车销售的产值增加;人要住院,医院的收入增长;如果有什么纠纷,请个律师打官司,等等,都将为GDP的增长做出贡献。假如这起车祸损坏了某些公共设施,显然还涉及增加基本建设投资的问题,对GDP的贡献就更大了。

  因此,我国未来的发展必须摒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型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走绿色发展道路。

  2.如何走均衡发展道路?

  发展是非均衡的,但是,如果发展的非均衡超过了一定的“度”,必将导致发展的失衡。当前,我国盲目投资现象严重。比如,2003年,我国投资增长26.7%,消费增长10%,GDP只增长了9.1%;而且,投资占GDP的比例超过46%,世界上几乎没出现过这么高的比例。投资主要集中在汽车、房地产、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而且主要为政府主导型投资。这表明各级地方政府没有完全摆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思维模式,依然把增加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手段。

  这些过热行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很高。比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三分之二以上的资金来自于银行。如果这些行业持续过快增长,将会增加金融风险。因此,如何优化产业结构走均衡发展道路是我们发展必须解决的难题。

  3.如何走可持续增长道路?

  2004年,世界银行发表了题为《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的“中国经济报告”,报告不无担忧地警告:“如果中国任由当前城乡差距与各省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的差距继续不断扩大,收入差距将会急剧加大,到2020年基尼系数将会上升到0.474,而这将严重威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对于这个研究结果,也许有人认为是危言耸听,但它也确实能引起我们足够的思考:政府如何推动经济的公平增长,才能避免“拉美现象”,以保证中国走可持续增长的道路?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的一般意义

  1.发展观——是指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

  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是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它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模式,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2.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回答了“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即发展的目的是“以人为本”;另一方面,也回答了“怎样发展”,即发展的道路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3.“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2)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了我们党对发展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能使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解决好“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和“怎么样发展”等基本问题,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一种“正确发展观”

  按照许多人的理解,“科学的"就是“正确的”,因而“科学发展观”就等于“正确发展观”。这种理解原则上并无大错,但内容上过于空泛。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任何人提出主张时都作出了认为自己主张是正确的预设。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涵是既要有创新意识,又要有忧患意识,而这两种意识都蕴涵着一种反省意识,一种不断提醒自己或许认识有不足、实践须调整的意识。

  (4)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

  所谓“科学精神”,主要是指一种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理性态度。哈贝马斯曾在《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一书中提出了“科学技术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观点。他认为,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一种“目的理性活动”,而“目的理性活动”则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不是为感情和传统所决定,而是为基于科学技术的理性所决定。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理性、不为感情所左右、不依赖于传统地回答发展的本质、内涵和基本要求,揭示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发展的规律,构建实现文明发展、安全发展、持续发展与和平发展等目标的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坚持把人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解放作为最重要的发展目标,始终坚持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一切发展成果都必须让人民共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人类社会发展既是客观历史演进的过程,又是人的价值实现的过程。

  考察社会进步既要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去衡量,也要以人的价值实现的过程去评价。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历史的尺度,人的价值实现程度是价值尺度。从社会发展总的历史趋势和总的发展方向来看,两种尺度是完全一致的。历史尺度本身包涵着人的价值实现尺度,而人的价值实现尺度又是历史尺度的内在根据。这两种尺度的统一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因此,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这两种精神的有机统一。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基本要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第一要义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是“发展”。据估算,自2006年至2015年甚至到2020年间,我国仅仅为满足就业所需要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就不能低于7%。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确实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甚至是辉煌的成就,社会上有许多人一方面以此而沾沾自喜,另一方面又因仍在扩大的基尼系数而忧心忡忡,有一种否定GDP的错误倾向,认为现在的问题不再是如何把蛋糕做大的问题,而是如何分蛋糕的问题。这种观点忽视了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属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分析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时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两个没有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对我国现状的历史性定位,也是我国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比如,随着新劳动法的实施、节能减排、倡导自主创新等以来,不仅上海,沿海很多城市的台资、外资企业纷纷减少投资甚至撤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均GDP世界排名仍在100名之后。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只有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坚持用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邓小平早已对“要不要发展”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而科学发展观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

  2.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指“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从价值论的深度规定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核心问题。

  (1)“以人为本”完全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的思想

  马克思根据人自身的发展程度,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种形态或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是第一大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是第三阶段。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而社会主义正是以此为发展方向的伟大实践。

  (2)“人”是指作为历史运动的主体,是实践的人

  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人民群众处于被剥削和被压迫的地位,不可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也不可能被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之“本”,成为价值目标。只有在劳动者成为国家主人的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才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又以自身的实践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可见,“以人为本”不仅明确了“人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而且也蕴涵着“人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动力”。因此,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充分发挥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以人为本”不同于我国封建社会的民本思想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落实于党的执政理念,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与封建社会的民本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

  首先,价值目标不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目标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中的“以民为本”的价值目的是为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服务。在《尚书》中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治国理念。齐国政治家管仲提出“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也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尽管这些阐述内容上不完全相同,但中心都是强调“民”即老百姓对维护国家安定和巩固国家政权统治地位的社会作用,其实质就是怕“民”起来造反,推翻他们的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因此,封建社会的“民惟邦本”在本质上只是君主安邦治国的手段,仅具“工具论”的意义。

  其次,“人"与“民”的历史地位不同。古代民本思想讲的“民”,是统治阶级统治的对象。如在《礼记》中谈到:“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以亲之。”统治百姓的人,如果看到百姓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百姓也会爱护他。这说明君主、官僚、统治者与百性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前者是统治者,后者是被统治者。以人为本,强调“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官与民、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地位上是平等的,不存在谁统治谁、谁管制谁、谁教化谁的问题。领导干部的权力是广大人民赋予的,是人民的公仆。因此,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利益。

  (4)“以人为本”不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

  古希腊智者派哲学中的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宣告了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发端。产生于14世纪意大利的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将人从专制统治和神灵中心主义中解放出来。比如,文艺复兴时的油画、雕塑等作品中有很多是裸体的,就寓示着对人体的极大赞美。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继承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其核心的价值观念强调人是世界万物的价值中心和社会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吸收了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中的积极因素,但是在本质上与西方人本主义是有区别的。

  首先,价值目标不同。西方人本主义关注的是个人的解放和发展,主张用人性否定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用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主义反对蒙昧主义;用个性自由思想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用平等观念反对封建等级制,这些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是,他们强调对人存在的主观体验,强调人的主体性、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除了具有一定的非理性主义外,在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服务的。而“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是为了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仅要实现人的个性发展,而且要实现社会全体成员的全面解放和全面发展。

  其次,“人”的内涵不同。西方人本主义中的人是抽象的、超社会历史的人,而“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具体的、社会的和现实的人。人本主义一般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从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意义上理解人,抽去了人的历史特质和社会特质来谈论人,关注的是人的绝对自由,强调的是个人存在的意义、存在的价值、个人的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意义,因此,是一种个人主义的历史观。而“以人为本”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来界定人的属性、规定性和本质的,不仅从历史的、现实的和从事实际活动的有生命的个人出发,而且从社会关系上来规定人的根本属性。同时还从不同社会群体的人之间的区别、个人和个人的区别上来理解人,既看到人的类存在和类价值,也看到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价值,还看到人的个性存在和个性价值,所以,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具有丰富内容和多重规定性的概念,他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而且是主客体的统一;既是“我",又是“你”和“他”,而且是你我他的统一,是现实社会中的所有成员。

  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全面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强调发展的范围、空间、广度和深度。“全面发展”,就是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发展的目标,最终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达到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

  (2)协调发展。

  社会发展是统一性和多样性、曲折性和前进性的辩证统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涉及诸多领域、诸多方面和诸多层次的复杂矛盾和问题。协调,就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亦即平衡的过程,是全面发展的模式。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可持续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使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是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方针。“统",就是统揽、总揽,体现为中央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适时适当干预。“筹”,就是筹划、协调。“兼顾”,就是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实际利益,协调好各种关系,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照顾各方,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注重实现良性互动,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统筹兼顾的思想,为我们党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

上海市新四军暨中华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主办 东方新闻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