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 正 文
和谐社会建设呼唤社区治理和社会管理创新
      作者:杜言敏       日期:2012-10-22 14:54:1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逐步形成以“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社会管理体制,促进了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从实行社区建设的网格化管理,形成基层党的社会工作体系,并构建了区域性大党建新格局。为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社会管理理念,深化社区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上海社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为更好地落实市九次党代会提出的“解决民生问题、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必须以凸现社区功能为切入点,构建服务型政府、拓展公共领域、强化社区治理,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开创上海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一、社会转型期完善社区治理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标志着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正、加强社会管理、完善社会体制是新的历史阶段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化解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和风险,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上海中心城区社会管理面临新情况和新挑战

  1.社会结构的分化使社区治理体制的创新更为紧迫

  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位人”逐渐演变成“社会人”,大量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保障功能从政府和单位中被剥离出来,并由社区来承担,政府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职能逐渐改变,以往对经济社会生活直接干预的现象不断弱化,对社会事务全面包揽的状况开始转变。原来单一的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和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这些变化,迫切需要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治理的格局。近几年来,中心城区在社会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但离社区治理尚有距离。例如,各社区(街道)普遍建立的社区代表大会、社区(建设)委员会尚未充分发挥共商共议共建的作用,还停留在沟通信息、融洽感情的层面上,因此对社区的公共事务,社区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依然既是“掌舵者”又是“划桨者”。

  2、社会公共事务急剧增长使社会功能的拓展更为迫切

  市场经济带来社会结构分化,单位制的消解促进了社会组织功能的分化,社区成员日趋丰富和多样的需求,导致社会公共事务大量涌现,并要求社会在公共领域、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等方面重新构建社会资源多样化配置、均衡化协调的新型社会格局。目前,社区在失业治理、劳动关系协调、社会保障与福利、社区服务等领域的功能还不够完备,社区的多元化参与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社会组织承载社会功能的能力还存在差距,居委会自治作用并未充分发挥,社区成员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够,部分社区成员还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等现象,影响了社区功能的发挥。

  3、经济市场化使群体阶层分化和利益关系不协调的现象更为凸显

  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日趋强烈,改革推进过程中因各种利益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明显加剧。一方面,在城区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的过程中,房屋拆迁、企业转制、下岗失业、劳资关系等方面的矛盾不可避免增多;另一方面,历史遗留问题与新问题相互交织。由于长期以来各类群体因不同时期政策的影响和条件的限制,利益和保障水平差异较大,相互间极易发生矛盾。加上群众在表达利益诉求时,经常出现要求的合理性与反映形式的非理性交织在一起的情况。近年来,因以上两方面原因产生的大量社会矛盾和问题通过群众信访方式表现出来,由于部分社会矛盾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在基层,因此,越级上访、长期缠访的数量不断增多,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而现有的矛盾化解机制往往把重点放在事后化解上,忽视事前调处,尤其在规范流程、落实责任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4、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与人口老龄化趋势给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带来巨大压力

  上海的中心城区尚存一些老城区;既有成片高档住宅又有大批旧里简屋,社会成员生活水平差异较大,社区成员的生活条件、收入水平差距过大。劳动就业、帮困救助、社会福利等方面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情况复杂、工作难度较高。同时,上海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快于全国,高龄老人比重大于低龄老人,空巢家庭大量涌现。日渐弱化的家庭养老功能、有限的政府财力投入、机构养老缺陷的凸显,使得社区助老养老需求不断扩大,社区日趋成为照料和服务老年群体的主阵地。但目前社区老人照顾还未形成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仍以政府为主,社会参与程度较低,政府购买机制不全,服务水平不高。助老服务在体制机构、设施布点、资源整合等方面同社会需求有很大差距,社区照顾尚未惠及大部分老年群体。

  (二)完善社区治理、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社会治理成为更新社会管理新理念、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改革创新的主要方向。社会管理新格局的提出,必须形成公共治理的社会化体制,使党组织的重建与社会重构互动,形成新的以社会公众为主体的认同系统,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有效途径

  社区治理、社会管理改革创新蕴含民主、法治、责任、诚信、透明、协调、服务、廉洁、高效等基本要素,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和考验。而社会组织和公民对社区事务广泛深入的参与,培育和壮大了对党的行为实施有效监督制约的可靠力量,这些都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同时,社区治理也进一步强化了党的社会职能,使基层党组织通过直接有效的社会工作来凝聚民心,进而形成并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2.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增强社会参与的体制保障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政府的行政化管理模式为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化管理模式,通过疏通公民获得信息、反映诉求的渠道,扩大公众参与的途径,建立民主化决策机制和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通过社区治理,动员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来解决存在社区中的问题,实现居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合作、认同,实现社区的共同归属。只有社区组织的参与,政府的公共服务才能送到有需求的居民家中,鼓励居民自我组织起来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形成强烈的社区关怀意识。

  3.是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

  服务型政府是以公民本位为原则的现代政府。开展社区治理、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方式,完善公共服务制度,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实现人人享有的公共服务的目标。社区治理要求政府部门形成公共治理的社会化体制,切实培育公共领域,提高社会公众参与互动的组织化方式,与社区成员共商社区事务、共谋社区发展,有利于增强社区治理的广泛性和参与度。政府部门也能及时了解公众对其社区工作的评价和建议,根据民意作出工作决策,有利于提升政府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社会组织对社区事务参与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建立多元公共服务供给体制。

  4.是加强社会协同.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现代社会的协调发展,有赖于社会各组成部门及政府组织、市场组织、社会组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处。开展社区治理,通过拓展社会治理公共领域、加快培育社会化治理载体和完善社会公众参与互动的组织化方式与机制,积极吸纳各类民间组织、群众团队参加社区治理,主动获取民间系统的配合协同,使社会组织担当起沟通、服务、协调的作用,成为政府、企业、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形成“共建共享”的新局面,从而促进社会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二、推进社区治理,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

  加快从“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从“传统部门利益型”政府转变为“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必须注意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两大职能,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着眼点和目的,不断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式,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切实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一)强化社区公共服务功能,扩大社区服务范围,逐步形成惠及全市的社区服务体系

  1、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以“群众得实惠、管理出实效、基层有活力”为衡量标准,切实加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使“三个中心”成为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完善社区服务,应以满足居民群众基本需求为着眼点,加强生活服务、安全保障、文体活动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通过政府购买、加大政府补贴幅度等途径,逐步使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公共服务层次更加丰富、公共服务水平有明显提高。

  2、形成各方参与合力。建立健全社区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实体化、市场化体制,建立健全社区群众团队核准备案的分级管理和分类指导体制,建立健全社区专业社工和志愿者的组织管理体制,将政府兴办的社区“三个中心”无偿或低偿收费服务、企业的收费服务,与来自各行各业自愿者组织的志愿服务、邻里的互助服务有机结合起来。鼓励社会力量因地制宜发展老年日间服务中心,发挥社区(建设)委员会和居委会对社区事务的调控作用,在各社区建立老年照顾互助系统,以住宅门楼为单元,构建无围墙的敬老院,由楼组长、社区低龄老年积极分子和社区志愿者组成准专业化的助老服务组,使每个单元楼成为居家养老点,将一般养老院提供的家政、助医等服务覆盖全社区。

  (二)强化社区利益协调功能,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实现社区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1、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随着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劳资冲突与劳资矛盾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因素。因此,关心和研究劳动关系,重视解决劳动关系中的不和谐现象,应是社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督指导”的基本要求,在国有、集体企业中逐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并在企业建立收入分配共决、职工收入正常增长以及内部收入分配监督保障等三大机制。在全市创建和谐民营企业活动的基础上,要以贯彻《劳动合同法》为契机,组织广大职工用好《劳动合同法》赋予的权利,借助媒体等各种途径开展大范围的宣传,并通过知识竞赛、法律培训等方式让业主、职工群众和基层工会干部学法、知法、懂法、用法。要以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为主线,带动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作和维权机制建设创新发展。

  2、构建社会协调机制。公正均衡的社会协调机制是企业和谐发展的主导,企业党组织要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参与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工作网络和活动优势,加快建立适合社会发展的工作体系,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整合力。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依法规范企业劳动行为的力度,加强劳动督察。加强职工劳动保护,加大劳动合同覆盖面,加强劳动合同鉴证,保证劳动合同合法有效,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工会要提高社会化维权能力。了解和反映职工的愿望和要求,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厂务公开、职代会等机制的作用,在企业内部形成沟通、协商、解决矛盾的和谐环境。畅通渠道,进一步完善劳动者利益诉求表达机制。通过人大、政协及商会、工会、妇联反映各方呼声,为党委、政府及时了解实情,加强督促检查,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提供真实信息。

  (三)强化社区维稳功能,拓展信访调解渠道,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1、健全基层维稳网络。适应新形势下人民调解不断拓展、工作机制不断创新的要求,加强街道司法所建设,依托司法信访综合服务窗口,构筑社区大调解工作平台,在现有一门式街道司法信访综合服务窗口的基础上成立“人民调解信访工作室”,并在居委会设立“人民调解信访代理工作站”,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信访工作的有机结合,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构建基层维稳网络,大力畅通基层信访渠道,方便群众就近反映和解决问题,做到预测走在预防前、预防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并不断延伸信访工作触角,积极推进信访工作进社区、进企业,使群众不出社区就可以反映诉求。充分发挥居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在各居委会、楼组聘请信访信息员,实现信访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及时了解民情民怨,努力把社会矛盾解决在基层。

  2、提高矛盾化解能力。加强部门协调,努力解决反复重访、集访和经多次调解未决的疑难杂症,采取现场接待、现场调解、设庭调解、集中处置等服务方式,进一步加大矛盾调处、化解的力度,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提高维稳工作水平。建立社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工作例会制度、联动调处制度、矛盾分析制度。建立健全以责任追究制为核心的维稳工作责任制,强化领导责任,明确信访工作的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规范信访责任追究程序,对重要初信通过开门办信落实首办责任制和“三见面”制度,提高信初访一次性办结率,发挥问责追究对落实维稳的促进作用。

  (四)拓展社区公共管理功能,扩大网格化管理覆盖面,提升社区综合管理水平

  1、延伸政府服务。变革城市管理服务原有模式,转变政府职能,结合网格化管理向住宅小区延伸政府服务。通过行政监管流程落实城管、司法、工商、公安、规划、环卫、绿化、物价、市政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综合管理职责,建立区、街道住宅小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将住宅小区管理纳入城市社会管理的范围,把政府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扩大到全社会和全行业,让“电”服务到灯头,让“水”服务到龙头,让社区管理到人头。政府行政部门和专业服务单位共同把服务与管理的终端接到居民家门口,以此来提升群众对住宅管理的满意度。

  2、深化小区管理。理顺小区管理体制,着力解决目前群众所关注的群租、居改非、违章搭建等突出问题。通过住宅小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优化小区业主自我管理,纠正“自我管理”是完全由业主“自治”的片面认识,改变以往仅仅在程序上把关的被动工作方法,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切实将业主委员会工作纳入社区管理的范畴,坚持属地管理和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强化社区共治的主体意识,积极发挥小区业主、基层社会组织、物业管理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等各方的合力,引导小区加强自我管理,通过民情恳谈会、民事协调会结构民意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等多种形式,让社区居民充分行使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提高社区管理效率。

  三、拓展公共领域,开创社会建设“共建共享”新局面

  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如何在经济体制与社会体制改革过程中,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拓展互助合作共享的社会公共空间,实现社区的共治与社会和谐,是加强社会管理和推进社区建设的紧迫任务。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下移并没有使管理领域向社会拓展,并没有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实现明显突破。加强社区建设、实现社区治理,必须注重拓展社会治理公共领域和培育社会化治理载体,注重完善社会公众参与互动的组织化方式和机制。要通过下移行政管理重心与提升自治参与度,积极吸纳各类民间组织、群众团队参加社区治理,主动获取民间系统的配合协同,提升社区综合管理水平,提高基层民主活力和群众生活质量,形成“共建共享”的新局面。

  (一)转变职能,党群互动,形成社区党群工作社会化的共识

  1、转变职能,拓展社区治理空间

  加快社区建设、推进社区治理,要求政府必须加快转变管理职能,逐步把除涉及全社会宏观管理之外的权限还给社会和市民。拓展社区共治发展空间,要理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通过制度授权,把建设管理权利授予社会组织,并对社区管理制度的实施予以必要的监督。目前,社区建设和管理主要以政府为主,企事业单位剥离出来的大量社会职能、社区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仍由政府包揽。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通过加强党群工作社会化、加快发展民间团体和专业化服务机构、倡导社区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快把居委会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使其由行政性归属转向社会性归属,切实履行好维护社区居民利益、提供公共服务、表达公众利益的群众自治组织职能,扮演好社区领导者、活动倡导者的角色。

  2、党群互动,发挥社区整合功能

  政府管理职能从一些领域退出后,要充分发挥社区(街道)党工委在社区整合中的核心作用,协调各方,与社会组织共同管理社区事务。党在社区的基层组织不仅是协调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要机构,而且是基层群众自治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因此必须发挥其社会功能和政治工作优势,强化其领导、支持和保证作用。党在社区的基层组织履行政治职能的同时,也应履行社会职能,通过直接有效的社会工作来凝聚民心、进而形成并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在原有行政化工作方式的基础上,采用社会化、网络化互动的工作机制,对自身组织体系和基层社会组织实施全面整合。要善于切实把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建立在社会公共利益基础之上,把党的政治领导功能建立在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管理之中,把党的组织建设建立在提高各类组织的社会化整合之上,把党组织的活动融入到为各类组织和群众提供的物质文化服务之中,使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强化。①徐中振《中国现代化转型与党建组织创新的战略任务》上海党史党建2007年第1期

  3、创新载体,深化党群工作一体化

  培育党政主导、社会参与的社区共治新机制,必须全面整合各类社会组织与利益群体,努力拓展党在社区的基层组织社会化的工作平台。通过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在人员构成和组织方式上充分体现广泛的社会代表性,充分体现不同条线、不同单位党组织参与合作的主体性要求,通过发挥社区党员在社会参与和社区服务中的模范作用,由不相往来的陌生社区变成守望相依的熟人社区,形成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情感依赖和价值认同,推广社区居民共建共享理念的普及。

  (二)加强领导,协调各方,落实社区共建的措施

  1、整合资源,创新社区共建思路

  社区建设的深化,必须加强领导、协调各方、落实措施,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通过政策帮、项目带、社团促,鼓励社区单位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向社区居民开放服务和活动设施,实现资源共享,让教育、卫生、文化、法律、商业等与居民生活相关的服务部门进入社区,与社会各界人士协同提供各类服务。一要靠目标的整合,使驻区单位认识到单位发展与社区发展的一致,使社区居民认识到自我发展与社区发展的一致性,把单位目标、个人目标与社区建设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二要靠利益的双赢,使社区、居委会在为驻区单位服务和驻区单位为社区居民服务的互动中找到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实现共建双方的互利互赢;三要靠制度的规范,使共建活动能够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规范发展。

  2、健全机制,优化公共服务结构

  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结构的优化和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必须建立以政府供给为主,其他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在社区老年群体的照顾系统中,政府要协调各部门形成合力,建立社会保障支撑体系,做到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建立组织网络支撑体系,做到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内容全方位、服务时间全天候;建立人力资源支撑体系,建立由社会工作者、专业家政人员、失业低保人员等构成居家养老服务队伍,进行队伍专业化建设;建立服务设施支撑体系,社区老年服务设施由政府统一规划,以居委会为中心进行配备。

  3、加强协调,增进社区参与效能

  社区共建要注重政府管理与社会化运作相结合,积极培育公益性民间组织,通过资金扶持、分包项目、购买服务等途径来引导非营利组织承担社区就业和社区服务事务,将有偿服务与低廉服务相结合、志愿服务与居民互助服务相结合,使社区各类组织以主体身份参加共建,做到各尽其能、和睦相处,提高社区建设与居民自身利益的关联度,增强社区单位、社会组织和居民对社区的依存度和认同感。

  (三)创新管理体制,社会广泛参与,健全社区共治的网络

  1、健全体制,实现社区管理创新

  在社会体制创新中,应按照转变职能、责权一致、强化服务、改进服务、提高效能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精干的管理体制和多元化的横向网络体系。健全新型管理体制,一要建立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共治功能互补、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对接的管理网络;二要加强社区中介组织的培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其服务居民、促进参与的作用;三要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协调利益、保障权益、化解矛盾、反映诉求的作用,将社区的责任主体逐步归位于社区全体居民,促使社区管理模式由单一的行政管理走向政府主导下的依法自治。

  2、社会协同,完善社区治理结构

  要以社区协同、公众参与为目标,建立社会化的管理和参与机制。要增强党的组织在基层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支持和引导基层群众自治和基层民主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使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要建立和完善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建设委员会等社区治理结构,构筑社区共治平台,保证社区各类成员的利益和诉求均能得到反映。科学划分社区管理职能,创新社会化的管理和参与机制,培育公益性、服务性民间组织,扩大民间组织规范化建设的覆盖面,推进政府、社会、市场协同与互动。

  3、公众参与,强化居民自治功能

  将扩大民主和提升居民自治功能相结合,努力培育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引导社区成员参与社区事务。在社区为民办实事工程中,针对居民多元化需求,加强协调,确保群众利益到位;采用事前听证、事中协调和事后评议的形式,确立居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增强居民群众的主人意识,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创新居委会工作机制,凸显居委会自治功能,在居委会设立物业管理、社会保障、文化教育、人民调解等专业委员会,吸纳一些热心社会工作、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参政、议政、施政能力的居民代表和在职党员为委员会成员,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提升自治功能。

  (四)加强公共服务,增进社会认同,营造社区共享的氛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广泛的社会参与才能使目标变成现实;只有让人民不断从和谐社会中得到实惠,才能使响应号召变为自觉行动。“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共享”是“共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关注民生是夯实社区建设的基础

  要把关注民生作为社区建设的职业观念、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把为社区居民服务作为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作为共建共享的基础工作。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根据人民群众生活方式、利益诉求、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趋势,及时了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更加注重对困难群体的关切和照顾,让全体人民共享政策发展的成果,

  2、化解矛盾是增进社区认同的根本

  把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作为“共建共享”的根本问题。现阶段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矛盾和社会问题错综复杂且相互交织,社区建设面临的养老、就业、劳动关系、“群租”、拆违及信访调解等问题,往往是因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经济转轨过程中体制、机制不完善而引发的。社区工作者必须系统学习社会工作的知识、技术、方法,积极推进社会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建立通畅的群众合理诉求表达机制、社会舆情汇集分析机制、社情民意反馈机制和矛盾排查化解机制,快速把握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使社会团结的力量超过冲突的力量,使社会公平正义的获得超过它的消耗,在源头上把握民意、化解民怨、消除民愤,从而取得社会认同。

  3、优化服务是凝聚社区合力的关键

  优化社区公共服务必须着眼于建设设施健全、内容丰富、手段多样、功能齐全的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周到、便捷而满意的服务,把优化社区服务、增进社会认同作为共建共享的关键环节。通过提供优质的社区服务,促进社区互助,弘扬团结友爱、助人自助、无私奉献的精神,培育和增进亲情、友情和乡情;改进人际关系、净化社会风气,从而在社区中形成一种心理凝聚力,沟通社区居民的思想和感情,协调与调整社区居民的利益;吸引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增强社区居民互助共享的社区意识。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2.俞可平:《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学习时报》2007年4月23日。

  3.任远:《社会领域的变化和改革》《学习时报》2007年6月18日。

  4.王思斌:《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取向》《新华文摘》2007年第14期。

  

  作者杜言敏系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党校副教授

  


  
上海市新四军暨中华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主办 东方新闻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