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干部子弟学校简史
为适应战争需要而诞生、随战争形势而发展,行军五千余里,由青少年组成的“学校、文工团、工作队”三位一体的组织——华东干部子弟学校的简史如下:
子弟学校是由华中干部子弟学校和雪枫干部子弟学校合并组成。
华中干部子弟学校又是由淮南干部子弟学校(新四军二师的干部子弟居多数)、淮南中学、华中建设大学附中、建大附师实验小学(很多人是新四军三师的干部子弟)和新安学校(新安施行团的母校)合并而成。
雪枫干部子弟学校的前身是新四军四师政治部领导下的抗日小学,学员以四师干部的子弟和军政机关转来的小战士为主,也吸收地方上外来干部的子弟和烈士子女,年龄是10岁到18岁,多数人是从蒋管区和沦陷区来,男女各半。全部实行供给制,学员按战士待遇,每月发津贴费。1945年2月,为纪念四师师长彭雪枫烈士,“抗小”改名为雪枫干部子弟小学,由淮北行政公署领导。在教育方针上,强调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学习彭师长的优良品德,除政治、文化课外,还进行军事常识训练。配有枪枝,全着军装,待遇和以前一样。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向华中解放区大举进攻,学校奉命由淮北泗县城东渡洪泽湖,向苏北撤退,改称为雪枫服务团,完全按文工团形式进行改组,因学校有较好的文艺基础,教师全部是淮北中学高级师范班毕业,有些学员是从抗大四分校文工团转来。在行军中抓紧排练节目,演活报剧,沿途做宣传工作。1946年9月,华东形势紧张,“华干”与“雪枫”两校(团)均转移到阜宁县益林镇一带。敌人占领淮阴后,两校(团)遵照中共中央华中分局的决定,中队(华干)和第四中队(雪枫),都一边休整,一边继续排练节目,向群众宣传“我军必胜、蒋军必败”的形势。四中队曾到驻军营地为鲁南战役中的“解放战士”(俘虏)演出。
1947年2月,蒋军向山东重点进攻,黄河大队原拟经胶东半岛渡海到东北解放区,因敌人封锁过不去,遂紧急行军穿过沂蒙山区(敌人已占领临沂),几经危险,越津浦、渡黄河绕道晋冀鲁豫,拟经晋察冀向东北进发。4月中,当行军到达河北省故城县时,接上级电示,黄河大队就地休整待命。6月,大队部考虑到两校(团)性质和任务完全相同,决定进行合并定名为雪枫干部子弟学校。由汪达之(新安旅行团创始人、教育家)任校长,金畅如、江北然任副校长。全校师生员工近400人编为十个分队,一面休整学习,一面组织工作队、文工团,协助地方政府搞土改、扩军和宣传工作。为了支援前线,1948年元旦前后,分批由两位副校长率领部分教师和中学生数十人,参加华东野战军渡黄河南下中原。
1948年10月济南解放,学校奉命由晋冀鲁豫转回到华东局所在地山东临淄县。1949年2月,由临淄县出发,经济南、徐州南下到江苏省淮阴市。lO月,学校又由淮阴市打着腰鼓,唱着凯歌进驻到南京市。由华东军政委员会直接领导。
1950年3月,华东军政委员会决定:学校改名为华东干部子弟学校。校长汪达之、副校长严钝和张志汶。1952年夏,鉴于学校已完成了战争特定条件下的历史任务,上级决定学校胜利结束。教师分别调入大学和中学工作;中学部学生分配工作或转人大专和中专学习;小学部迁到无锡市,与无锡市干部子弟学校、苏南干部子女班合并,组成无锡市五爱小学,仍是公费寄宿学校。1956年秋,开始招收当地少年儿童入学,性质逐渐有所变化,而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革命传统教育,在无锡市党政领导下,在新的历史阶段继续发扬光大。
华东干部子弟学校(包括她的前身各校)的学生,凡在战争年代来校的,都在残酷的战争中,在革命大家庭里,过着艰苦的军事共产主义生活。他们在华东党政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师们热情教导和广大群众积极支援下,大家团结互助,北上、西撤、东进、南下,冒着敌人炮火,多次遭到危险,辗转行军五千余华里,在政治理论、思想道德、组织纪律和文化知识方面都受到了实际的教育,严峻的锻炼。同时,他们作为“学校、文工团、工作队,三位一体的组织的成员,对支援解放战争和宣传工作均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战火中的雏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