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摇篮与熔炉 >> 正 文
《甲申记》的创作与演出
      作者:李振家      来源:《五十春秋忆苏公》      日期:2008-1-22 18:13:55      

  在苏中公学的历史上,《甲申记》的创作与演出,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根据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改编的五幕历史剧《甲申记》,曾经风扉苏中,它的演出场次与观众人次之多,地区之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都开创了苏中文化史的新纪元。

  《甲申记》从1945年5月于固晋首场公演至1946年4月在淮阴降下帷幕,历时一年整,累计演出约五十场次,欲罢不能,在苏中地区传为佳话,给广大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甲申记》的演出可以分成三个时期:

  前期:从1945年5月至7月。1945年5月4日庆祝“五四”青年节,正值苏中青年代表座谈会在本校举行,当晚《甲申记》首场公演招待与会代表。接着,陆续为苏公学员、党政干部,以及驻地群众,演出十余场。直至7月间一场台风,将搭建的戏台刮倒罢演。

  中期:从1945年10月至翌年1月。抗战胜利以后,前线剧团进驻东台。在新形势下,由于对部队与干部进行入城教育的需要,重新排演《甲申记》。此时,从江南北撤的部队,大批途经东台,几乎全观看了该剧。在东台演出告一段落,是年12月,剧团又南下如皋城作短期公演。这一时期都是固定在剧场里演出,三个多月累计演出四十余场,观众达四万余人次。

  后期:1946年3月,前线剧团开往苏皖边区政府所在地——淮阴参加宣教大会。会议期间,除演出夏衍的《离离草》外,应大会与文艺工作者的热烈要求,再次排演《甲申记》。原来在如皋作为告别演出后,几位主要演员已相继调离,本已准备偃旗息鼓。因此,再度演出等于从头开始,难度很大。但是在全团共同努力与各方支持下,不到半月,其中包括替换演员,制作布景、服装与道具,终于不负众望,按期与观众见面。

  大幕徐徐拉起,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崇祯皇朝金碧辉煌的宫庭,金黄的垂幕,朱红的大柱。在香烟袅绕、烛光闪耀中,八位宫女伴随着优雅的歌声,翩翩起舞。此情此景,正如歌中所唱:“罗带儿飞扬,彩袖儿招展,莲步儿翩迁,云宾花颜步欲仙。”一派帝王宫闱、歌舞升平的景象。这就是《甲申记》第二幕的开场。它调动了布景、灯光、服装等一切舞台手段,让观众进入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达到预期的戏剧效果。毫不夸张地说,《甲申记》的创作与演出是集中了当时条件下所有的精华:编剧是夏征农、吴天石与沈西蒙,由沈西蒙执笔;吴天石作词,沈亚威作曲;王啸平导演;李云(一位资深的老电影工作者)舞台设计,堪称第一流的水平。就以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创作为例,这是吴天石、沈西蒙与亚威一次成功的合作,珠联璧合。音乐在烘托主题,渲染气氛上达到了最佳效应。据沈亚威回忆说:“吴天石的歌词写得极美,给予他丰富的想象和艺术创造的广阔天地。”吴天石认为《庆元宵》和《征潼关》是他最满意的两首。前者融会了传统昆曲的韵味,旋律优美,色彩绚丽,真实地再现了“笙吹引凤,歌漾霓裳,嫔娥列舞行”的节日氛围。生活是丰富多样的,人们在紧张的战斗日子里,同时也喜爱曲调柔和、抒情动听的歌曲。这就是为什么这首歌曲在苏中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缘故。至于《征潼关》则以其深沉壮烈的色调,为部队战士青睐。

  《甲申记》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演出配备了中西合璧的乐队。在固晋演出时除了民族器乐外,还有两把小提琴(由张锐、园明演奏),到了东台后,又增添了钢琴。乐队伴奏,对于增强舞台气氛、戏剧效果,是画龙点睛,这在敌后根据地艰苦条件下,已经是够气派了。

  《甲申记》是苏中上演的第一出大型古装戏,当时处于穷乡僻壤的苏中公学,物质条件之艰难可想而知,如今回想昔日的演前准备工作,还令人感到无比亲切与情趣盎然。许多惊人的创造与艰辛的历程,到今天还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1945年2月,正是春寒料峭的季节。笔者和郑明两人,就出发跋涉于宝应茫茫草荡之中。挨乡寻户,走访散落在民间的戏曲剧团,商借古装戏袍,踏破铁鞋,觅到一件蟒袍(崇祯帝用)和海青袍(李岩用)时,喜出望外,兴高彩烈。按习俗,皇室官员一律脚蹬靴子,这十来双靴子从何而来呢?于是大家开动脑筋,用木块制成厚厚的靴底,上面钉上帆布,涂上色彩,就成了一双象样的朝靴。就是木块太沉,必须用带子系在腿上,走路不仅格格作响,而且因靴底太狭,不留神容易蹩足。没有丝绸为宫女们置装,别开生面,就用普通的纱布染色,制成衣裙,色彩缤纷,薄如蝉翼。打扮起来照样雍容华贵,光彩照人。起义军的服装比较好办,容易凑付,但是李自成的服装是经过一番考证的,基本上仿效《水浒》里林冲教头的打扮,头套园翼凉帽,身着箭袖武靠戎装,肩披腥红大麾。英姿勃勃,气概万千。可阿国演古代英雄总不太称职,而是洋气十足,我们常常戏谑他在舞台上活像美国电影中的“罗宾汉”。此外,在固晋演出时期,灯光也有了突破。当时舞台照明都靠汽灯。舞工人员特地创制了灯光箱,汽灯搁在里面,箱前设挡板,可自由启动,使舞台改变明暗,同时,还蒙上彩色玻璃纸,渲染气氛。

  前线剧团《甲申记》剧组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战斗在前线的文艺集体。剧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演员组、音乐组、舞美组等,还有乐队、编导等机构,据李苍鹰回忆,她们八个宫女编在一个班里,陈均(饰陈圆圆)是她们的班长,这个班是“南通帮”,演《甲申记》宫女的几乎都出生于南通。这个战斗集体团结友爱,能吃大苦耐大劳。也许是文化人当政,团委的领导作风是宽容与民主的。沈西蒙、沈亚威与其他一些领导,平时和同志们同吃、同住,亲如兄弟,和睦融洽。大家工作、生活,心情舒畅,充满活力。就是导演王啸平一踏上排练场,与平时判着两人,他全身心投入,要求严格,作风严厉。最值得我们怀念的是后勤工作搞得很出色。陈绍贤在《前线》中扮演戈尔洛夫,被斯大林撤了职,可是为《甲申记》干后勤却十分称职。演员们都记得每当第三幕“中军响号炮”歌声唱起,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同时也送到后台。演出结束后,还可以饱尝一顿稀饭加酱菜的夜餐。

  《甲申记》剧组在东台的四个月里,是创作、演出最频繁的时期。同志们不辞辛苦,连续作战,在文艺宣传战线打了胜仗。除《甲申记》外,还演出了由王啸平编导的《第二代》。攻克盐城后,我们上演了《盐城之战》。同时,推出了音乐会和《黄河大合唱》等节目。受到了部队和青年、知识界的热烈欢迎。

  《甲申记》在苏中久演不衰,产生了轰动效应。苏公驻地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无不奔走相告,竞相观看这出“大戏好戏”。而对于部队指战员与广大干部,更是一堂生动的政治课。明末李白成农民革命的历史悲剧,告诫后人千万不能被胜利冲昏头脑。起义军首领们进入京城后,经不起利禄与美色的诱惑,以致穷奢极欲,腐败成风,最后逼反了守疆大臣吴三桂,引狼入室。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很快被淹没在血泊之中。李自成溃退出京城,兵败九宫山全军覆灭。郭沫若在这一著作中描绘了起义军首领们入城后“浑浑然,昏昏然”的众生相,一针见血地指出腐败是李自成失败的根本原因。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向全党推荐,把《甲申三百年祭》作为整风文件之一,其深远而现实的意义也就在此。

  《甲申记》在东台,特别是在如皋的演出,对当地青年学生影响很大。该剧显示了我们党领导的文艺团体,有那么高的艺术水平,有那么多的文艺人才。这个戏犹如磁铁一般吸引了年青一代。在如皋就有很多看过《甲申记》的学生投人了革命队伍。

  最后,作为史话,有一段重要的插曲,需要在这里赘述一笔。那就是1945年笔者和冒怀昆两人受命团部,秘密前往上海招募文艺人才。通过她叔叔冒舒湮的关系,同夏衍同志在康乐酒家会晤,我向他详细介绍了《甲申记》在苏中演出的盛况。由于我和他当时均处于地下,谈话不能太长。他对此表示由衷高兴,并嘱咐我设法弄一套《甲申记》剧照,经他手转给郭沫若同志。我回到根据地后,让茹辛(扮演刘宗敏)拍摄一套剧照,如约送给了夏衍同志。

上海市新四军暨中华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主办 东方新闻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