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摇篮与熔炉 >> 正 文
革命干部成长的摇篮
      作者:郑惠枫      来源:《战火中的雏鹰》      日期:2008-1-22 18:11:45      

——记淮南半塔军政干部子弟学校   

  淮南军政干部子弟学校,创建于1940年8月。她是新四军五支队和中共皖东区党委(后改为淮南区党委),为了培养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军政基层干部和新四军淮南地区军政干部子弟,而创办的一所军事化学校。校址设在津浦路东来安县的东北山区半塔镇上。

  1946年7月,国民党调集大批军队,对我苏皖边区大举进攻,学校奉命编为淮南干部大队九中队,从淮南半塔镇北撤至苏皖边区政府所在地淮阴,9月与华中建设大学附中、华中建设大学附师实验小学、天长中学、新安小学等学校合并,组成华中干部子弟学校,淮南军政干部子弟学校从此结束。

  这所学校从1940年8月开始办学起,至1946年9月与几所中小学合并时止,前后历时6年,她为新四军二师和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基层干部,为新四军和淮南地区党政军干部子弟的成长,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对新四军二师和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学校诞生的历史背景  

  1940年初,在刘少奇同志领导下,淮南地区开展了抗日、反顽斗争,建立了抗日政权,进行了减租、减息、发动群众抗日,组建了抗日武装,委派了定远、来安、六合、天长、盱眙、嘉山等8个县的县长,创建了以半塔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根据地建立初期,不论军队和地方,都急切需要懂政治、有文化、有技术、有觉悟的各级各类人才,来充实基层和巩固基层。

  1940年初,新四军五支队,在原半塔小学内,开办了基层干部训练班。同年8月,经新四军五支队与中共皖东区党委研究决定,在原半塔小学的基础上创办一所军政干部学校,培训部队和地方急需的基层干部,以解决部队和地方党政军干部子弟上字难的问题,解决部队伤病员在修养期间的政治文化提高问题。经过筹备,学校于1940年9月开始招收干部子弟入学、上课。淮南军政干部子弟学校从此诞生了。

  学校由新四军五支队和中共皖东区党委领导(后由新四军二师和淮南区党委领导,由淮南行政公署直接管理)。师生待遇实行供给制,所有经费、粮食、服装等全由淮南行政公署拨给。

学校校址、校名和领导人的更迭

  在办学过程中,校址、校名和学校领导人,有过多次变更。1940年8月以前学校名称是淮南来安区中心小学,校长于超。1940年8月学校招收干部子弟入学,校名改为淮南半塔军政干部子弟学校,本年寒假于超调出,校长由李义接任。1941年5月,日军对淮南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校舍被烧毁,学校迁至半塔集西南苏郢办学。1942年暑假学校迁回半塔西集,李义调半塔区政府工作,校长由项元鼎接替,副校长为张冲。年底项元鼎因工作调出,李义再次调回学校担任校长,校址由半塔西I集迁至半塔集北头向家大院办学。1943年学校在举办干部训练班的基础上,开始大批招收军政基层干部入学,所以又称为半塔军政干部学校,或半塔军政学校。1943年寒假李义再调出,校长由廖弼臣接任,副校长先后由江谨、刘芳等担任。1946年春,廖弼臣调出,校长由江北然担任,副校长由郑惠枫担任。学校设有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负责处理日常教学和行政事务工作。1943年3月学校建立中共党支部,支部书记由廖弼臣担任,支委先后由黎立坚、江谨、万芝、周立安等担任。教师和学生中共有中共党员40多人,支部受中共半塔区委领导。

学校的人员组成

  学校的教职工共有50多人,主要是由四个方面调入:学校的领导干部,大都是由新四军二师和中共淮南区党委调来学校工作的,少数是从新四军城工部调来的。学校的教师除由新四军二师、淮南区党委和新四军城工部调来的以外,还在半塔地区学校中选聘了少数教师。从新四军二师调来的有廖弼臣(原团参谋长,老红军)、黎立坚(二师原锄奸部科长,老红军)、周立安(老红军,荣誉军人),以及王然(江北然)、费铁、刘义、王典、张冲、项纪新等营连级干部;从中共淮南区党委和淮南行署党政机关调来的有于超、李义、项元鼎、郑惠枫、万芝、刘芳、王恭舜等人。由城工部从上海、南京等地地下党调来的党员干部有江谨、曹宇、陈新英、陈做、邱英等人。从地方教师中选聘的有朱华、向友、张瑞光、陈卫永、韩成、何杰云等人。教职员的生活待遇分为两种,从军队和党政机关调来的干部,按原来的职级待遇不变,享受供给制;从地方选聘来的教职工,按工薪制发给。

  学校开办之初,学员不多,人数不及百人。1941年后,学员逐年增多,至1943年时,学员达到200多人。1945年时等量达到500多人。这些学员都是新四军二师和淮南区党委、华中局先后从四面八方调来的,其中一部分人来校前就已参加等旦工作,一部分人虽未参加革命工作,但已享受供给制待遇,还有一部分人是来校以后,才享受供给制待遇的。这些学员的来源大体上分为八个方面。

  一、革命烈士子女。如中共中央委员彭干臣的儿子彭伟光、彭伟生;抗日烈士子女袁立义、袁立华。

  二、新四军及淮南地区党政军干部子女。如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的儿子张远志,华中党校教育长温仰春的女儿温琦,著名作家苏苏(钟望阳)的女儿大林、二林。

  三、南京、上海、杭州、扬州等敌占区地下党员干部子女。如陈蓉、陈珍、李学富、李学宏、范李东、范李西、徐琴。

  四、新四军二师文化比较低的年青基层干部和战士。如苏中、张桂英、郭建、高敬群、陈建新、晓苇等人。

  五、新四军二师在后方休养需要提高政治文化水平的伤病员,1943年一次调派来的休养员就有30多人。

  六、津浦路西和浙江四明山区的青年干部和小游击队员,如顾迪等人。有一年从淮南路西调来学习的女干部一次就有20多人,年龄大的二十六七岁,年龄小的十八九岁。

  七、淮南根据地的青少年,参加革命后因文化低而送来培养的,如高文斌等人。还有根据地内开明士绅的子女。

  八、经地下党介绍来解放区参加抗日的敌占区、国统区的青少年,以及由城工部门介绍来参加革命的顽伪军政人员子女,如国民党嘉山县县长的儿子周士元等人。

  这些学员来校入学,都必须持有新四军二师或淮南区党委、淮南行署的行政介绍信和供给介绍信,才能入学,才能享受公费生待遇。公费生按战士标准,由淮南行署按季度发给服装、鞋袜、生活用品、粮食、菜金,以及每人每月一元津贴费。

  学员中也有少数家在学校附近的工农子弟,在家吃住,这些学员称为白费生。

  学员中年龄大的干部、战士,按个人经历、文化程度分别编人速成班、轮训班、补习班学习,年龄小的按文化程度编入各个普通班学习,另外还有一个幼稚班。

  学员的工作分配,统由新四军二师、淮南区党委和华中局根据部队建设和地区政权建设需要,随要随调。其他地方党政军部门,不得随意调动。

学校的办学方针与教学工作

  1940年学校开办之初,其教育方针和教学原则,是按照当时抗日民主根据地人民政府对一般中小学的办学要求,组织办学的。学员人学之后,按文化程度高低编班上课。

  1942年以后,新四军二师和中共淮南区党委,除了继续调派党政军干部子弟来校学习外,还不断地或成批地调派部队的基层干部、战士、休养员,来根据地参加革命的青少年来校学习。从这时起,学校的性质和办学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际上学校既在培养提高党政军调来的青年干部战士,又在从党政军干部子弟中培养干部。从1943年开始,学校的办学方针和教学原则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明确提出:以抗大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作为自己的教育方针,在学员中要培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抗大式的校风。学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指导教学工作。要求学员在课堂上学好科学、文化理论知识,在生活、工作实践中学习实际工作能力。

  根据抗大的教育方针和教学原则,结合学员的政治、文化以及斗争经历等实际情况,学校对学员进行了政治、军事、文化、生产劳动等四个方面教育。

  (1)政治教育。主要教授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治理论教育,讲授了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史,社会发展史,青年的革命理想与革命人生观;二是时事政策教育,讲授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方针政策,结合国内外重大事件,结合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进行教学。教材由教师编选,或自编讲授提纲,进行讲授,学员作笔记,课后小组讨论消化吸收。这种教学内容,虽然缺乏系统性,完整性,但它灵活实用,针对性强,很受学员们的欢迎。通过上述的政治教育,希望学员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要求学员树立起抗日必胜的信心和坚决抗日的决心,要求学员能够树立起革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军事教育。主要是从三个方面人手:一是讲授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军事常识、军械基础知识(如步枪、手枪、手榴弹量等常规武器的使用、维护保养、射击原理等),同时进行队列训练,跳越障碍等军事体育训练。二是进行行军实践训练。在抗日战争时期,敌伪顽军对淮南根据地常常进行“摩擦”、“扫荡”,为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学校常常不定期地组织夜间紧急集合,组织野外行军,以提高学员们的警惕性,培养学员应付突发事故的实际能力,使学员做到临危不惧,不慌不乱,不掉队;在餐风饮露的野外宿营中,培养学员的吃苦耐劳习惯;在敌情紧张的日子里,组织年龄大的学员站岗放哨接受实战训练。三是日常生活,实行军事化管理。全校学员(除幼稚班外)编为两个中队,中队下设分队、小组。中队长由学校任命有军事斗争经验的人员担任,分队长、小组长由学员民主选举产生。全天作息起居,均按部队要求进行,早晨哨声一响,起床打好背包,洗漱后出早操;早饭后上课,一日三餐,列队唱歌,分组吃饭,晚间哨响熄灯就寝,没有例外。一日生活整齐迅速,紧张有序。每周召开一次民主生活检讨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I (3)文化教育。学校速成班,短训班,成人班和普通班,都要开设文化课。文化课的内容,有语文、算术、地理、历史等四个门类。全校各个班级,都依照文化程度的高低不同,讲授不同的课程内容。教材是选用淮南行政公署编写的教材。

  (4)生产劳动教育。为了培养学员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不脱离劳动群众,学校组织的生产劳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建校劳动,二是农业生产劳动。

  建校劳动。学校原是在几间旧草庵里办起来的,缺少校舍和办学设备。没有课桌凳,师生们用土坯砌成土墩子,搭上木板当课桌,以背包当凳子,坐在背包上听课。学校没有床铺,数百名师生,铺稻草睡草铺。1941年5月,日寇对淮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学校被焚为焦土,不得不迁至苏郢暂借民房办学。1942年上半年学校迁回,暂借半塔供销社几问厂房和几间民房办学。校舍不但分散,而且也不够用。为了创造必要的学习、生活、工作条件,师生们决定亲自动手建设学校。在淮南区党委的领导下,经过半塔区政府的发动,群众献工献料,筹集了一部分资金和建筑材料。全校师生边教学、边和民工一起劳动建校,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学校陆续盖起了一批简易教室、宿舍、办公室、厨房,还盖起一座能容纳数百人开会、吃饭的大礼堂。劳动建校,不但改善了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条件,建立起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培养了师生们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艰舌奋斗的工作作风,同时还增长了师生们的建房知识和教学设备的制造知识,也提高了学员们的身体素质。

  农业生产劳动。学校开办之初,师生们靠供给制生活,伙食标准比较低。日常伙食以粗粮(玉米)、蔬菜为主,盐水煮白菜,缺少食油,一学期里,也只能吃一二次鱼肉。为了改善生活,学校组织学员分班下厨房帮厨,和炊事班同志一起养猪、养羊、做豆腐。为了节约开支,减轻农民负担,每年秋冬两季,学校组织师生定期上山砍柴,每年一秋一冬,一般要砍柴几十万斤,供一年烧饭之用。1942年春天,由于敌人对根据地加强封锁,再加上淮南地区发生自然灾害,地方政府连粗粮也难以供给,师生们每天只能吃少量黄豆充饥,连续吃了一个多月。同年,中共中央提出开展大生产运动,要求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号召人人动手丰衣足食。在区党委领导下,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参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农业生产的土地,一部分是师生们在山坡上开的荒地,一部分是由当地政府拨给的。在进行农业生产劳动之前,学校聘请有农业生产经验的农民,讲授农业生产知识,传授农业生产技能。生产活动开始之后,请老农现场指导,当顾问。师生们在挖地、播种、浇水、施肥、管理、收获等生产实践中,学会了农作物的栽培知识和农业生产技能。师生们每年种的白菜、豆角、萝卜、蚕豆、韭菜等,都按时收割,送入伙房,改善生活,做到了蔬菜基本自给。在大生产运动中,学校是淮南地区开展生产运动取得较好成绩的单位之一。

组织学员参加社会工作

  学校组织学员参加社会工作,既是当时抗日战争的需要,也是培养学员实际工作能力的需要。通过各种社会工作,使学员们获得了一个极好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机会。

  学员参加的社会工作,大体上有两个类别,一是为了战争胜利,为了党的中心任务的完成而做的宣传工作;二是参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破除封建迷信,鼓舞工农抗日斗志的社会改造工作。

  宣传工作,有经常性的宣传和重大事件、重大胜利时的突击宣传。学校组织的经常性宣传,大都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组织进行的,如为了减租减息,扩军,支前,反“扫荡”、反摩擦,募捐慰问伤病员等。1943年夏季,学校将50多个学员组成了临时剧团,从半塔镇出发,到大刘郢、旧铺、古城、自来桥、施姆集、竹镇等地进行了巡回演出,在50多天里,演出了数十场,场场爆满,深受各地群众的欢迎。每逢根据地人民取得重大胜利或重大节日,为扩大政治影响,学校都组织大规模宣传活动。1945年5月,为庆祝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战胜德国法西斯,学校在半塔西大塘连续演出三天,群众欢呼雀跃,盛况空前。同年8月,新四军解放淮南来安县城,学校组织宣传队,到来安城里演出宣传。这使长期生活在敌占区的人民,获得了解放后的欢欣。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了庆祝抗战的伟大胜利,学校和当地驻军、群众一起,组织了规模盛大的庆祝活动,开大会,演节目,组织火炬游行。在这些宣传活动中,淮南半塔干部子弟学校是一支引人注目的宣传队。

  学校宣传演出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淮南人民喜闻乐见的洪山戏、扬州戏,有踩高跷、打渔鼓、跑旱船、大秧歌、大合唱等。这些演出的剧本、歌词,有的是师生们从各地收集到的,有的是老师们编写的,或由师生共同编写的。演出的艺术指导主要是学校的老师,也聘请部队文工团员或校外文艺工作者参加指导。

  学校组织宣传工作,既紧密配合了根据地各项中心任务的推进,又丰富了学员们的文化政治学习内容,对提高学员思想政治觉悟和文化、艺术水平以及实际工作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组织学员参加社会改造工作。淮南干部子弟学校,长期以来组织学员举办扫盲识字班。借此学习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破除封建迷信,鼓舞工农群众的抗日斗志。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在半塔集的街道上和周边的农村里,长期举办的有20多个扫盲识字班,组织大批不识字的工人、农民、妇女参加学习。扫盲班的教师,由学校年龄大的知识面比较广的学员担任,教材由学校教师编写,先由教师教给学员,以后由学员教给工人、农民、妇女,翻了身的工农群众,学习积极性很高,不论男女老少都来参加学习。由于学员们教得认真,群众学得扎实,所以在不长的时间内,很多人能够看报、写字、算帐,也有部分成绩优异的群众,摆脱了家务,参加了当地的抗日救亡工作。

  组织学员参加私塾改造工作。半塔学校地处来安县的东北山区,在附近的农村里,有不少私塾,这些私塾不但教学内容陈旧落后,宣传封建迷信思想,而且对学生仍然采取打骂、体罚来进行管理。为了改造这块旧的教育阵地,半塔学校组织本校老师、学员,定期到附近农村私塾去讲授政治课,帮助私塾先生改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不许打骂学生。把新知识、新思想送进陈旧落后的边远山区,逐步占领了这块教育阵地。

培养了人才

  淮南干部子弟学校的学员,都是自觉自愿投身革命的青少年战士。他们入学之后,在艰苦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中,在严格的军事生活锻炼中,人人朝气蓬勃。他们的学习愿望十分迫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和党的方针政策十分自觉,学习军事文化知识十分刻苦。他们在参加社会工作中,既认真又扎实,在学习和工作生活实践中增长了知识,增长了才干。据不完全统计,经过这所学校的培养训练,先后调到新四军二师去工作的学员,到1945年年初,就有200多人。他们在部队中有人担任机要员、译电员、报务员,有人在连队当文化教员、宣传员,有人在文工团当团员,还有人在民运科作民运工作。也有一部分人,在日本投降前夕调去上海、南京等敌占区做地下工作。从1945年5月到1946年9月,学员调进调出十分频繁,新四军二师和淮南区党委来校调人,多数是成批调动,每批五六人或十多人不等,也有个别调动的。据熟悉学校情况的同志估算,在办学6年中,经过学校培养的各级各类干部,约有700多人。在艰难困苦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们之中有些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更多的人直到今天还战斗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也有些人已经年过花甲,白发苍苍地离职休养了。这些幸存者分布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各条战线上工作,有人在中共中央办公厅、中顾委、国务院所属部委工作,有人在中央档案馆、军委总参、工程兵工作,有人在中央歌舞剧院、电影制片厂、文艺版社、交通大学、军医大工作,也有人在工厂、学校、地方党政部门工作等。其中有军、师、团指挥员,有政府部门的司局长有教授、工程师,有电影导演、剧团负责人、乐队指挥,有厂长、经理,有报社编辑、出版社负责人等。他们继承和发扬革命的光荣传统,正在为我国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淮南干部子弟学校,在战争中诞生,在战争中成长。为争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胜利服务。在办学6年中,既是一所培养人才的学校;又是一支为争取战争胜利的宣传队;为了减轻人民负担、争取自给自足的生产队。学员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生产劳动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学校是学员们的学习课堂,社会也是学员们的学习课堂,学员们在这个新型的革命摇篮里茁状成长。

上海市新四军暨中华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主办 东方新闻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