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摇篮与熔炉 >> 正 文
粟裕校长在开学典礼上
      作者:梁新华      来源:《苏中公学校史》      日期:2008-1-22 18:07:43      

  1944年6月1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难忘的喜庆日子。这一天,是苏中公学举行第一期开学典礼和欢送抗大九分校最后一期毕业生的一天。

  在苏中抗日根据地宝应县金吾庄及其周围的村子里,集合来自苏中根据地和国统区、沦陷区的六百多位青年(已编成六食疆队,我被编在第二队)和抗大九分校毕业生三百多人,共约一千余人。由于大家很兴奋,那天清晨号音未响,人们很早就起床整装。早饭后,大家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在指定的集合点等待出发。7时左右,我们的队伍迈着雄壮的步伐,高唱着抗大校明“黄海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行进在田间的小道上。从四面村子里传来的歌声,在田野上空回荡。

  会场在校部金吾庄西南角的一片场地上,队伍相继进了场“军事队,老大哥,来一个!”相互拉歌的歌声,伴随着有节奏的掌声;嘹亮的歌声此起彼伏,响彻广场上空。气氛非常热烈,人们的心情十分兴奋。

  主席台庄严大方,开学典礼开始时,我们看到在台上就座的有粟裕校长、管文蔚副校长、夏征农教育长,还有抗大九分校政治部主任张崇文等首长。

  我们校长是粟裕师长兼任的,他是我们每一个学员久已盼望见到的首长,今天我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在讲话时,我们自始至终都以敬仰的目光注视着他。至今四十多年过去了,他讲话的中心内容,我仍然铭记在心中。

  他对我们这一期的新学员讲了三个问题:一是教学宗旨和端正入学动机;二是国际和国内形势;三是学什么和怎么学。

  他首先对来自国统区、沦陷区的青年,表示欢迎和慰问。他说,你们一路历尽艰险,冲破重重封锁线,辗转来到抗日民主根据地,这种抗日救国的热忱是十分可贵的。但是由于你们出身于农民、小资产阶级家庭,必然带来各种各样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入学动机方面表现也是各种各样的。例如,有的同学看到我们的校址是东一个西一个村庄、没有固定的校舍而感到失望;有的同学是为了摆脱家庭婚姻或追求个人出路等等。这些都是很自然的,因为有些同学还不很了解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还不很了解苏中公学的办校宗旨。苏中公学的办学目的,在于吸收广大知识青年,培养大批革命的军政干部,为抗日战争第三阶段的大反攻,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在组织上作好准备。同学们,我们学校周围都有敌人:西南是宝应城、西北是淮安城、东南是兴化城、东面是盐城,都是日伪占领的地方。我们是处在敌后艰苦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因此我们不能有固定的校址。我们就要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通过学习革命理论,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在革命的大熔炉里改造成为革命的军政干部。

  粟校长对国际国内形势作了深刻的论述。他指出苏联红军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收复了大片国土,已推进到与罗马尼亚的交界处;今年夏季再发动一个攻势,就可以打出国境了。在国内形势方面,他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将进入抗日战争的第八个年头,处在大反攻的前夜,我们的斗争将更为艰苦。但是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就要来临,我们将取得最后胜利。他的讲话鼓舞人心,会场上爆发出阵阵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坚决反对国民党的投降妥协政策!”

  粟裕校长说,我们这一期主要是学习毛主席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以及有关整顿三风的文件,通过学习这些文件,达到能初步确定革命人生观。他说,我们的学习方法一是听课,二是学文件,三是讨论,四是联系实际进行整风检查和思想小结。最后,他还号召全体同志开展大生产运动,以减轻根据地人民的负担,做到丰衣足食。

  粟裕校长的讲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午,在各地驻队,大家热烈讨论校长的讲话。晚会在广场进行,汽油灯通亮,演出节目有《兄妹开荒》、《小放牛》、《刘桂英是朵大红花》等。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时候回忆这段往事,当年纯真向前的革命朝气,又重新在我心中升起。

上海市新四军暨中华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主办 东方新闻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