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摇篮与熔炉 >> 正 文
刘少奇与华中党校
      作者:金冲及 黄 峥      来源:《刘少奇传》      日期:2007-11-12 14:23:02      

  1941年4月下旬华中局成立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党员的党性教育要求。刘少奇提议在盐城创办华中局党校,着重培训华中部队团以上和地方县以上的干部,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他亲自兼任校长,确定办学方针,并经常到党校讲课,解答学员中提出的实际问题。《人的阶级性》、《答宋亮同志》、《反对党内各种不良倾向》等,都是他这一时期在华中局党校所作的讲演或谈话。

  随着党内思想斗争的发展,特别是在总结皖南事变经验教训中,有些地区和部门产生了一些偏向。6月初,军分会讨论建军问题会议结束后,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向陈毅谈起“过去的肃反工作及红军时代的问题”。[1]这些问题引起刘少奇的思考。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在党内斗争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实在不少。刘少奇自己过去曾多次受过错误的批判,直至被撤职。这些经历,使他对应该怎样正确地进行党内斗争有许多真切的体会。1939年,他在延安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时,曾概括地论述过这一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深刻了。

  1941年7月2日至3日,刘少奇在华中局党校连续作了两天讲演,全面总结党内斗争的历史经验,阐述进行党内斗争的正确原则和方法。他明确地提出党内斗争的性质“主要的是思想斗争,它的内容是思想原则上的分歧与对立”。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按照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进行的,没有西欧社会民主党的那些传统和习惯,但由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往往又走到另一个极端,“常常使我们党内的斗争进行得过火,斗争得太厉害”。他指出党内思想斗争应该适当开展的原则,深有感触地说:

  “同志们首先要了解:党内斗争是一件最严重最负责的事,绝不可以草率从事,我们必须以最严肃最负责的态度来进行;必须自己首先是完全站在正确的党的立场上,站在为党的利益,工作的进步,为帮助其他同志改正错误和弄清问题的大公无私的立场上来进行;必须自己首先把事情弄清楚,把问题弄清楚,实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同时还必须是有组织地、有领导地、有准备地去进行。”[2]

  在党的建设的理论中,像刘少奇这样全面系统地集中论述党内斗争的问题还是第一次。这篇文章传到延安后,在延安《解放日报》全文发表。毛泽东亲自写了编者按,指出:“这是刘少奇同志于1941年7月2日在中共中央华中局党校的演讲,理论地又实际地解决了关于党内斗争这个重大问题,为每个同志所必读。现当整风学习开展与深入的时期,特为发表,望全党同志注意研读。”[3]

  7月,日军向盐城地区发动大规模“扫荡”后,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在同日军“兜圈子”中转移到阜宁县。华中局党校也随着迁到阜宁县西南的偏僻水乡——汪朱集。10月,第二期培训班开学,这期学员仍是军队团以上干部和地方县以上干部,共二百多人。

  为了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学员的思想和学习状况,刘少奇索性搬到党校,和学员在群众家里同吃同住,共同生活了一个多月。他常通宵达旦地备课,虽然他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但仍坚持讲课。他没有其他个人爱好,只保持着每天上下午出来在街上散步的习惯,其余时间都在紧张地工作。据当时担任华中局党校教育长的温仰春回忆:

  “刘少奇每夜都把彭康、傅秋涛以及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召去汇报讨论情况,根据情况,再作补充报告和问题解答。夜晚,菜油灯光若明若暗,而少奇的脸上却是神采奕奕,他不时把汇报的情况记在本子上,又不时地微微抬起头来以商榷的口气说些极为精辟的见解。”[4]这一个月中,他先后讲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战争和战略问题》、《人为什么犯错误》、《反对党内各种不良倾向》、《民主精神与官僚主义》和《论党员在组织上和纪律上的修养》等近二十个题目。其中特别是在11月间所作的《论党员在组织上和纪律上的修养》,对党的民主集中制理论作了深刻阐述。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组织制度,刘少奇曾在1936年和1939年先后论述过。来到华中后,实践使他进一步感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特别是看到许多新成长起来的干部还不懂得怎样处理个人和组织的关系。刘少奇在那篇讲演中系统地论述了民主集中制,帮助广大干部认识:“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结合的具体形态,反映着党内的组织关系,确定党内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系。是保证党在组织上思想上统一的具体形式。”“党员必须依照自己所处的地位来确定对上下、对左右的关系,以达到党内的团结,加强全党的战斗力,推动党前进。这种修养就是党员在组织上的修养。”[5]这部著作后来被许多人认为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姊妹篇。

  刘少奇的报告把理论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深受学员和干部的欢迎,不仅党校学员听讲,华中局机关和新四军军部的干部也都去听。“那时的党校,没有课堂,没有礼堂,更没有扩音设备。少奇授课时,新搭成的大草棚里坐满了学员,各地来的负责同志只能坐在草棚外边场子上,场子上也坐得满满的。”[6]这些报告还在《江淮日报》和党内刊物《真理》上刊登,对普遍提高华中高级干部的领导水平,促成各抗日各根据地的巩固起了重要作用。
  

  *注:本篇选自金冲及主编、黄峥副主编的《刘少奇传》。

  ①《赖传珠日记》,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版,第299页。

  ②刘少奇:《论党内斗争》,1941年7月2-3日。

  ③《解放日报》,1942年10月9日。

  ①温仰春:《为了加强党的建设——少奇同志在华中党校》,《文汇报》,1980午3月21日。

  ②刘少奇:《论党员在组织上和纪律匕的修养》,1941年]】月.的欢迎,不仅党校学员听讲,华中局机关和新四军军部的干部也都去听。t。那时的党校,没有课堂,没有礼堂,更没有扩音设备。

  少奇授课时,新搭成的大草棚里坐满了学员,各地来的负责同志只能坐在草棚外边场子上,场子上也坐得满满的。”

  ①这些报告还在《江淮日报》和党内刊物《真理》上刊登,对普遍提高华中高级干部的领导水平,促进各抗日根据地的巩固起了重要作用。

  ③温仰春:《为了加强党的建设——少奇同志在华中党校》,《文汇报》,1980午3月21日。

上海市新四军暨中华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主办 东方新闻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