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
1936年11月,新安旅行团按照上海文化界救国会中党组织的指示,接受了一个光荣的任务:由新旅代表上海文化界,用“上海文化界绥远前线慰劳团”的名义去慰问前线抗日军民。我们于1937年春天从上海北上,先到北平,再去绥远,著名音乐家吕骥同志也和我们一同前往。为了节省经费,我们大部分都是坐轮船经过那时已是敌伪势力控制的塘沽,再转车到北平。为了避免敌伪检查麻烦,我们携带的慰劳品、书报杂志、电影工具等,由程昌林等少数几个人押运,乘火车直去北平。
东北同学的悲歌
北平是学生运动的中心,我们到达北平以后,就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在北平学联的组织安排下,许多学校都接连不断地邀请我们去参加他们的集会和活动。在这些学校里,群众抗日救亡歌咏运动非常活跃。我们演唱的许多救亡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救国军歌》、《救亡进行曲》等,不仅受到他们热烈的欢迎,而且都是和着我们一齐高唱,台上、台下,汇成了一片歌声的海洋。“千万人的声音,高呼着反抗,千万人的歌声为革命斗争而歌唱……一雄伟的歌声,沸腾了每个人的血,激荡着每个人的心。
特别是有一次在东北大学,最使我们感动。这所学校是“九一八”事变后由东北迁来北平的,学生们都是失去了亲人,流亡到关内,不愿做亡国奴的男女青年。他们的抗日要求最为迫切。可是因为。“华北特殊化”,北平、天津已在日本侵略军的觊觎之下,反动政府为了讨好日本,压制人民抗日情绪,又要强令他们内迁到河南去。全体同学就团结在学联周围,开展了反对南迁的斗争,要求政府发枪,武装他们,打回老家去。我们被邀请去参加他们的集会,坚决支持他们的爱国行动。在这里,我们听到这些东北流亡青年发自肺腑的呼声。《打回老家去》、《松花江上》、《伍月的鲜花》等歌曲从他们的口中唱出来,特别感人,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当他们委婉凄楚地唱着“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的时候,使人感到一阵心酸,禁不住热泪夺眶而出。我在沉思:东北同胞的亡国惨祸,难道还能让它在全国重演吗?
电影场上的哭声
有一次,我们应邀到一所女子中学去放电影。我们映出了一部《民族痛史》,这是万氏兄弟编绘制作的卡通片,由明星影片公司摄制。内容是把中华民族历代受强敌入侵,版图变迁,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我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瓜分我国,割地赔款的国耻事件编串起来的无声动画片,画面图景令人悲愤,近千观众都随着影片的放映而沉默哀痛,全场一片寂静。当银幕上放映出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胁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这二十一条变成一根粗大的铁链,把我们祖国版图紧紧捆扎起来的时候,台下突然有一个女学生“哇——”的尖叫着失声痛哭起来。这凄厉的哭声,更增加了会场上悲愤的气氛。
电影结束以后,学生会的干事告诉我们,刚才那位禁不住痛哭的同学,是袁世凯的外孙女。原来她也和所有的同学一样,有着一颗爱国的心。当她看到自己的外祖父签订了这个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就像尖刀刺进自己的胸膛一样,倍觉痛愧。这一声悲哭,不正是表现了一个青年的进步与觉醒,表现了她对袁世凯卖国行径的控诉与决裂吗?
大刀操
过了农历新年,我们到二十九军去访问演出,还下到一个连队里去。连长集合了全连士兵欢迎我们。他说,养兵千日,用于一时,守土保民,军人有责。但是政府不抵抗,断送了东北大好河山,我们军人心里受气,脸上无光。现在日本鬼子步步紧逼,上级命令叫打,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决不后退。这位下级军官的一番话,可说是表达了当时爱国军人的共同意志。接着他指挥全连士兵给我们表演了。“大刀操”,几百人排成四方队形,每人背上都插了一把大刀,刀把上束了一块红绸,先是徒手拳操,突然从背后拔出大刀,前劈后砍,左右挥舞,朵朵红绸辉映着闪闪刀光,几百名士兵生龙活虎似的,奔跑着,跳跃着,动作整齐划一,十分威武壮观。操演到最后一个动作是举刀猛砍,同时齐声高喊“杀!”真是气吞山河,威震大地。
半年以后,爆发了全民抗战,鬼子兵最怕的就是我国军队用大刀和他们肉搏。以前在上海时教我们唱歌的青年音乐家麦新同志创作了一首《大刀进行曲》。每当我们演唱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就会立刻浮现出我在北平南苑二十九军中亲身经历的这一动人情景。
平绥路上的一课
我们在北平,先是住在长安街上的艺文中学。后来我们又搬到宣武门内未英胡同的育英中学。按照预定计划,在1937年的3月中旬由北平乘火车去归绥(现呼和浩特),参加定于3月15日举行的绥遇抗战阵亡军民追悼大会和祝捷阅兵典礼。
由北平到绥远的平绥铁路的设计和建造,是旧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光辉的一页。我们在车厢里,请到一位铁路职员给我们介绍这条,铁路的建造经过。他说,这一条铁路从北平到张家口一段,沿线到处郡是崇山峻岭。外国人给我们设计了几条线路都是工期长,造价大,要敲我们竹杠,还耻笑我们不依靠他们洋人,就休想能造成功。但是中国自己的专家詹天佑却挺身而出,提出了化钱省,工程快,比外国人更合理的线路设计,特别是从南口到青龙桥,火车就用两个车头前一后,前拉后推,又设计成一种“之”字形线路,火车居然也能翻山越岭,少挖了许多隧道,外国人这时也就不得不钦佩折服了。他又说,为了彪炳詹天佑的功劳业绩,在居庸关车站上为他树立了一座铜像。我们就趁着车在居庸关停站的片刻,一齐下车去瞻仰了这位功臣巨匠。一个团员把由他保管的照相机取出来交给汪老师,我们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列队在铜象前拍了照片。
傅作义将军的题词
我们到了归绥,绥远省政府交际处安排我们住宿在归绥中学,指定归绥中学的霍校长担任我们的招待联络员,专门派了一辆大客车,天天接送我们去绥远大饭店吃饭。这里虽然天寒地冻,但是室内都生了火炉,很是温暖。
我们到达归绥的第二天,就由霍校长陪同我们去省政府谒见傅作义将军,我们代表上海文化界和后方千百万少年儿童向他表达了敬意和慰问。傅将军身材高大魁梧,非常英俊,但和我们讲话的时候却很和蔼可亲。他见我们新旅团员年龄幼小,十几岁就立志跑遍全国宣传抗日救亡,现在又到冰天雪地的塞北前线来慰劳,很受感动。他要我们先在省会宣传参观、慰问伤兵。并希望在春暖以后,去绥西一带他们的军垦农场宣传演出。最后,我们拿出题词簿请他为我们题词留念。他叫副官取来笔墨,不加思索,就刚劲有力地写了两行字:
行万里路,聪明了你们的耳目
读万卷书,增进了你们的知识
参加绥远抗战阵亡军民追悼大会
1937年3月15日,在归绥举行了隆重的绥远抗战阵亡军民追悼大会和盛大的祝捷阅兵典礼,我们以上海文化界绥远前线慰劳团的名义参加了大会。在一个大操场上临时搭起了一座主席台,这天风刮得很紧,被寒风卷起的泥沙把太阳遮掩得昏暗无光,更增加了会场的肃穆气氛。仪式开始,我们献唱了吕骥同志专为这个追悼大会谱写的挽歌:
荒沙里,敌人的炮声未息,
你们已经战死,
今天全国军民已经觉醒,
我们要踏着你们的血迹前进。
安息吧,勇士,
你们的英名永远不灭,不灭。
这时全场沉寂,只有风吹旗子哗哗作响。
在归绥,我们到伤兵医院里去慰问伤兵,给他们唱歌、读报、讲时事,替他们写家信。我们还参观了民生渠,游览了名胜古迹昭君墓。吕骥同志得了肺炎,住进了省立医院。那次北上他的行李非常简单,只带了一条很小的被子,他说这是鸭绒的,盖了很暖和,但是毕竟太小了一点,夜里受冻,再加上工作劳累,就得了肺炎。团体派我和几个小团员轮流着去医院看望服侍他。在归绥工作了半个月,我们就乘火车沿着大青山到包头,再向五原、临河方向前进。
在绥西
黄河从宁夏流过来,经绥西以后就转弯向南,这里就是被誉为“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河套。这里的土地是疏松的沙土,一般都不施肥,只要在春天浇灌到河水,就可播种,生长出土豆、小米。单位产量虽然不高,但是广种薄收也很可观。当地人夸耀说:“绥西三件宝:山药蛋、糜子米、羊皮袄。”
在河套,我们跑遍了三十五军的许多个军垦农场。傅作义实行古已有之的“寓军于屯”,一方面是使部队生产自给,减少财政支出;另一方面也充实巩固了边远地区的防务,真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除了军垦农场和由河北高阳县集体移民来此垦荒的移民新村外,我们还到东北义勇军及家属办的一个垦区。他们是马占山将军的部下,在东北抗御日寇,弹尽粮绝撤退到苏联,由海参威转道回国被安置在这里开荒自救,等待机会再打回老家去。这一带是沙漠的边缘,沙丘之中有一个一个小湖,称为“海子”,他们带我们去“海子里游泳、捉鱼,有一个机枪手能用标枪投中十几公尺以外的游鱼。我们在这里临时排练演出了一出活报剧,剧名《三江好》,是歌颂松花江平原上一位抗日英雄传奇故事的。
愈是闭塞的地方愈是需要我们
正当我们在绥西工作的时候,发生了“七七事变”,神圣的抗日战争爆发了。
绥西一带是汉、蒙、回多民族杂居的地区,由于国民党政府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汉族自居高人一等,互相之间隔膜是很深的。对待蒙族同胞,有的汉人惯用欺诈手段骗取他们的钱财,虽然干这种坏事的只是少数人,但汉人却被蒙人咒骂为“蛮子”。这种民族之间互不团结的状况,对已经开始了的全民抗战是极大的障碍。实行民族团结,促进和睦友好,就成了非常迫切的工作。我们的有利条件是放映电影,通过电影的宣传号召,就把汉、蒙、回族,不论男女老少,都吸引到一起来了。
这里绝大多数农牧民没有出过远门,没有见过电灯,更不要说是看电影了。所以每到一个地方,就立刻把这儿轰动起来,群众叫我们是“演电影儿的”。消息传开去;周围几十里路都有许多人赶来,有的是全家坐了马车,带了干粮,赶来看电影。空地上挂起了一块银幕,发电机“啪啪啪……”一响,电灯能照亮一大片,留声机唱片的歌声从扩音机里播放出去,一二里路以外也能听见……这些在三十年代的内蒙古草原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鲜事,更不要说在一块白布上可以看见人在吃饭、走路,好人打坏人了。
在每次电影开始以前,我们就把小朋友集中到银幕前面席地坐下来,小朋友在中间一坐定,后面就是挽老扶幼的群众,有的自带凳罩有的站着,有的就坐在包厢一样的马车里,密密麻麻,总有好几百。先由张敬茂、黄志义等轮流教小朋友唱歌,《救中国》只有四句歌词,容易上口,很快就全都学会能唱了,会场的气氛也活跃亲切了。接着就用扩音机向大家讲解前方战局形势,还突出地宣传民族和好,团结起来抗御共同的敌人,然后再开始放映电影。’
我们那时放得最多最受欢迎的一部影片是《小五义》。这是有我们新旅团员曹维东、左义华、张俊鑫三人参加演出的,联华公司著名导演蔡楚生编导的儿童故事片,内容是讲有一家五个孩子,父亲年迈昏愦,受到奸刁的恶邻欺侮,一夜趁他们熟睡无防,竟然劫走他家的小妹妹。父亲软弱无能,跑到乡公所去告状,乡长老爷欺软怕硬,不敢得罪恶邻。后来弟兄四人合计想出好办法,每人都分头去邀集了受到坏人欺侮过的许许多多好朋友,大家团结一致,分路合击,捉住了这个坏蛋,把他捆扎起来痛打一顿以后抛到河里,把他淹得死去活来,最后救出了小妹妹胜利而归。
群众看了我们的电影,对我们非常友好。清真寺、喇嘛寺庙都欢迎我们去参观。蒙族同胞也把我们请到他们的蒙古包里作客,请我们喝奶茶,教我们说“赛拜诺”(见面问好的意思),“哇哒乌几乌几”(给我看看),还唱民歌小调给我们听。我们就搜集民歌,把歌谱记录下来,配上歌词再教他们唱。有一首歌曲直到现在我还能完整地背出来:这就是《蒙汉团结歌》,由我记谱、童常配词
蒙汉团结歌
赛拜诺 赛拜诺 你们的牲口都很好吗?
日本鬼子是个大强盗啊!抢我们牛马,杀我们同胞,
南方同胞 已经起来抗战,国共合作去打东洋.
跳上你那雄壮的骏马,端起你那心爱的马枪,
日本鬼子已经打倒伊盟,你可知道吗?
奸淫掳掠 杀人放火,烧我们蒙古包!
蒙汉同胞都是~家人呀,团结齐抗战!
保卫祖国,保卫家乡,把强盗们都杀光(都杀光)
从此,我们在放电影的时候就教唱这只《蒙汉团结歌》。因为这.是他们都熟悉的调子,歌词也通顺易记,所以不分蒙、汉、回族,不论大人小孩,唱起来特别有劲。唱到第四段就愈唱愈快,最后一句“把强盗们都杀光!”本来是延长三拍,大家觉得不痛快,就改为一拍又加喊一声“都杀光”!唱得大家兴高采烈,热气腾腾。
在绥西工作了四个多月,使我们深深地感觉到,愈是边远的地方,愈是需要我们去开辟工作。同时,我们也明白,再向西走,就更加接近陕北,那里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吸引着我们。我们就在黄杨木头(地名)雇了一条木船,沿着黄河逆流而上,一步一步继续向宁夏前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