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杨根思是我的亲密战友。他1944年2月参加革命,就和我在一个团工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我们一直都在新四军的一个团并肩战斗。他在历次战斗中立功受奖的情况,我都是耳闻目睹,知之甚详。例如,我军在浙西孝丰展开自卫反击。杨根思在桃花山战斗中,一人当先,以两颗手榴弹炸死敌人的哨兵,炸毁敌人的机枪火力点,开辟了胜利的道路,首次荣获战斗模范称号。1946年6月,在解放泰安的战斗中,他第二次荣获战斗模范的称号。1947年1月,他又荣获“爆破大王”的称号。
由于杨根思屡建奇功,1948年8月,华东野战军政治部授予他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奖章。1948年底,杨根思在淮海战役中又一次荣获华东三级人民英雄奖章。他所率领的3连3排,被命名为杨根思排。1949年5月,组织上调我去3连当政治指导员,从此,我们便朝夕相处。
这时,他荣获的英雄模范的光荣称号已有6次之多(1950年5月,在20军第一届英模大会上,他又被评选为一级战斗英雄)。
1950年9月,杨根思从上海去北京参加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大会,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和各地的英模交流了经验,受到极大的鼓舞和教育。回来后他被任命为连长。
1950年1
0月,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开始了。在他回连之前,向全师传达全国英模大会精神时,就表示要为中朝人民作出新贡献。他向师首长保证: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嘱托,决不辜负师党委、师首长的信任。
回连后,他就主动和我研究怎样打好出国第一仗?怎样把3连带成英雄连?为了把干部充分动员起来,出发前夕,他拿出积攒下的津贴费,交给事务长,说他要请客,请全连副排长以上干部和支部委员参加,还请了王贯一营长参加。他在宴会上要求大家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号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保卫祖国、保卫世界和平而战。
1950年11月7日,我连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一路上所见到的都是美国飞机狂轰滥炸所造成的惨象。整个北朝鲜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几乎见不到一间完整的房子,走在街上,烟熏火燎,刺得人都睁不开眼睛。到处都可以看到横陈的尸体,听到伤员的呻吟声。杨根思和我商定,利用部队在江界(北朝鲜的一个较大的城市)领粮的机会,召开一个控诉和揭发美帝滔天罪行的现场会。战士们都用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血淋淋的事实进行揭发和控诉。战士们说:“如果我们不抗美援朝,我们祖国的人民必将遭到同样的灾难和痛苦。”喊出了“打倒美帝国主义,为朝鲜人民报仇”的口号。全连连续20天急行军,战士们脚上都起了泡,有的鞋袜都脱不下来,但全连169人没有一个非战斗减员。杨根思每天还在连队到达宿营地以后,抓紧时间进行山地作战演习。
1950年11月28日下午5时,我连每人只抓了一把半生不熟的黄豆,急行鳓里,爬了4座大山,到达下碣隅里投入战斗。当晚,配合友邻部队攻占了东山1071高地。王贯一营长把杨根思叫去交待任务,命他率一个排,守住1071高地的东南屏障小高岭。
这个小高岭是敌我双方的必争之地。王贯一营长对杨根思说:“你们这个制高点正卡住在公路拐弯角的口子,等于是一把插进敌人咽喉的匕首,是下碣隅里向南的唯一通道。敌人想从这。里突围逃命,你们的任务是不许敌人爬上小高岭半步,把敌人坚决消灭在小高岭之前。”
美军也很重视这块必争之地,在美军的一本史料书中说:“东丘(即东山)可以一览无余地观察下碣隅里环形阵地。它的丧失对环形阵地内的美军来说,等于把匕首插进了自己的咽喉里。“因此,美军陆战1师1团3营营长里奇中校命令副营长迈雅斯集中全部预备兵力攻击东丘,夺回阵地。
美军陆战1师是美国的王牌军,据说是从来没有打过败仗的“常胜军”。我们20军是原华东野战军的第1纵队,是华野的主力。因此,整个长津湖战役,可以说是这两支主力的较量。两大主力在小高岭上的争斗,又可说是影响全局胜负的关键一仗。
王营长在交待完任务后问杨根思:“有什么困难吗?”杨根思回答说:“不怕困难九十九,只要有一颗忠于党,忠于中朝人民的红心,保证人在阵地在,坚决完成任务。”杨根思接受任务回来,向全连进行战斗动员,他说:“在革命战士面前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又说:“我们要把美帝国主义打个稀巴烂,叫它瞧瞧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厉害。”
杨根思和他率领的3排,在小高岭上用他们的英勇无畏的战斗,实现了他们在战前的保证:“人在阵地在。”29日拂晓,杨根思率领3排刚刚进入阵地,敌人的重炮就向小高岭上猛轰,十几架飞机轮番地进行轰炸、扫射。杨根思毫不畏惧,他要3排除留少数人监视敌人,其余的人都掩蔽起来,等敌人爬上来再打。果然,轰炸、扫射一停,敌人就爬上来了。杨根思指挥3排,集中轻重机枪猛射,排子榴弹齐扔,把敌人的第一次进攻打垮了。
对于这块必争之地,敌人当然不肯就此罢手,仗着他们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和充足的武器弹药,一次又一次的发起攻击。每次都集中重炮和B29型轰炸机,把成吨的炮弹、炸弹和燃烧弹,倾泻在小高岭。但是,尽管钢铁、石块、烟火满山飞扬,杨根思排的勇士们仍然屹立在山头,一次又一次地把敌人的进攻都打了下去。有一次,当敌人爬上半山腰时,杨根思还命令8班长带半个班,从山腰插向敌人侧面,拦腰打去,其余人由3排长率领,在轻重机枪掩护下,从小高岭上往下冲。敌人遭到两面夹击,惊惶失措,狼狈逃窜,留下尸体数十具。
战斗愈来愈激烈,杨根思排剩下的人不多了。勇士们仍互相鼓励着:“坚决守住阵地,敌人上来一个,就消灭他一个。”29日中午,打退敌人第8次进攻的战斗打得最艰苦。这时弹药已经耗尽,刺刀、枪托、石头都用上了。敌人虽然被压下去,但这时小高岭上只剩下杨根思和营里配属的重机枪排排长,和两个负伤的战士。杨根思命令重机枪排排长带着重机枪和两个负伤的战士撤回主峰。只留下他一人坚守阵地。
敌人发起第9次,也是最后一次进攻时,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一人,山头上相对地显得平静。40多个美国鬼子以为山头上已经没有中国人民志愿军了,可以放心大胆来占领山头了。他们没有想到,还有一位志愿军的英雄——杨根思在监视着他们。杨根思等他们靠近山头时,先用卜壳枪里最后一颗子弹,把一个摇着指挥旗的美国鬼子击毙;然后又抱起身边一包10多斤重的炸药包向敌人冲去。就在这群美国鬼子惊得发愣时,杨根思这个浑身是胆的英雄,为了祖国,为了救援朝鲜人民,拉响了导火索。在一声轰响中,英雄杨根思就壮烈地与万恶的敌人同归于尽。杨根思排的英雄们用鲜血和肉体守住了1071高地的东南屏障——小高岭,为当晚我军向下碣隅里的敌人发起总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对杨根思的一生,58师的两位政委有过评价。朱启祥副政委在签发师党委向志愿军总部报告杨根思同志壮烈牺牲的电报时说:“1948年初夏,曾如清政委曾说:杨根思是在懂得了为谁革命,革谁的命的道理之后,由自发的阶级觉悟上升到自觉的阶级觉悟。对敌人是誓不两立,对党对人民赤胆忠心。”今天,在与美帝侵略军战斗中,他表现出来的气壮山河的气概,称得上是彻头彻尾的共产主义战士。杨根思是我们师历次战役战斗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中的杰出代表,是广大指战员学习的光辉榜样。”
我们20军和美国王牌军这两大主力决战的结果,长津湖一役,美军陆战1师遭到歼灭性的打击。单是我们20军就毙伤敌6000余人,俘敌674名,缴获各种大炮130余门,各种枪支1000余支,坦克、汽车159辆,击毁飞机8架,坦克、汽车95辆。加上美国报纸透露的陆战1师另有冻伤的7000余人。这个陆战1师的残兵败将,仗着它的海空优势,从海上逃到朝鲜半岛的南端大邱、釜山,虽经补充整顿,但战斗力再也没有恢复,只能在朝鲜战场上充当唱配角的部队。
那么,为什么这个拥有现代化武器装备和足够后勤支援的王牌军会败在这支武器裟备落后,又没有足够后勤支援的志愿军手里呢?关键是人的因素。我们是正义之师,拥有许许多多像杨根恩和杨根思排的勇士们那样的英雄。而美国这个王牌军的士气又如何呢?美军陆战1师的一位军医在战后写下的回忆录中说:“下碣隅里的简易机场成了偷生的简易的走向天堂之路,很多没有受伤的士兵为了登上后撤的飞机都假装受伤,他们走到跑道上,裹着一条毯子,倒在担架上呻吟,看护兵就跑过来把他们抬上飞机。"
杨根思排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还与敌人同归于尽。而美国王牌军的一个特遣队,在被我军179团包围之后,提出只要保证他们生命安全,给他们吃饭、睡觉,便愿意缴械投降。这支特遣队共有240余人。我想,这些对比已足够说明问题,而不用再作什么补充了。(奎国经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