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研究动态 >> 正 文
应对全球疫情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真理光芒
      作者:王建刚      来源:三师分会      日期:2020/4/17 14:16:33      

  战疫情系列讲座之二

  王建刚研究员

  (王建刚《浦东开发》杂志社总编、《东方讲坛》特聘理论专家、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三师分会名誉会长。)

  内容介绍

  3月26日,王建刚研究员立足于中国本土,以《战役情把中国锤炼得更强更自信》为题,作“战疫情序列之一”专题讲座。腾讯视频全程播出,影响中外。今天,王建刚研究员立足全球视角,以《应对全球疫情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真理光芒》为题,作序列之二专题讲座。

  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应对疫情的关键时刻,应约与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发出“打造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新倡议。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丰富内涵的进一步拓展。

  王建刚研究员在本讲中就全球应对疫情进一步加速了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落地生根;全球应对疫情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平台的有序推进;“打造卫生健康共同体”拓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等问题,再次作精彩讲演。

  

  导语

  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3日应邀与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首次倡导中法两国要“努力打造卫生健康共同体”。这是在当前全球应对疫情的新形势下,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丰富内涵的拓展。

  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视频峰会上讲到应对疫情巨大挑战时刻,“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发出了“直面挑战、迅速行动”,“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呼吁。它无可辩驳地告诉人们,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本讲选择全球共同应对疫情的视角,阐明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展现的真理光芒。

  一、全球应对疫情,进一步加速了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落地生根

  世界上不少政界人士和研究学者,把这次全球应对新冠病毒称之为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其这次疫情的波及范围和参战规模而论,均远超上世纪的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

  事情常常有着一些机缘与巧合。习近平主席与马克龙总统对话提出“努力打造卫生健康共同体”这一天,正好是习近平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七周年。

  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七年间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升华。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讲演,首推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大会,并发表《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系统地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和丰富内涵。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日内瓦达沃斯论坛期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演,把中国为何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命运共同体,以及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大基本问题,从动因、愿景与实施路径,均阐述得得明明白白。

  2020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倡导构建大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是在全球应对疫情的关键时刻,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的进一步拓展。

  1.中国贡献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的是对世界大势的清醒判断和对世界未来走向的准确把握。

  理念一经推出,迅速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认为:“习近平主席的‘命运共同体’理念所体现的长远眼光和宏大目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一理念所体现的是对世界大势的清醒判断和对未来走向的准确把握。”至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所展示的不仅是对这一理念的认同,而是立刻转化为务实的行动。

  2.中国贡献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不断丰富,日臻完善。

  这一中国方案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构建共商、共建、共享以及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七年来,“区域命运共同体”、“金砖国家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层出不穷,内涵不断丰富,日臻完善。曾任博鳌论坛理事会主席、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评价这一理念时指出:它是“创造所有人幸福生活的人类共同理想。”

  3.中国贡献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成为指引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当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逐步被世界上多数国家和人民理解并被接纳后,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讲演为标致,成为全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成为引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4.全球应对新冠病毒的国际灾害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特别峰会视频会议上发出“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的呼声,指出“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诞生恰逢其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二、全球应对疫情,进一步促成了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平台的有序推进。

  任何好的理念,都必须经过实践来检验。而实践检验又离不开实践平台。七年多来,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通过“一带一路”平台、地缘合作平台、主场外交及多边外交合作平台有序推进。中国为顺应这次全球应对疫情而适时倡导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必将成为一个新的实践平台。

  1.“一带一路”建设平台成绩斐然。

  “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重要的实践平台。它通过向西、向洋、六廊、六线、多国、多港的远景设计分步推进。

  向西方向沿着三条主要路线:一条是从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一条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一条是从中国经东南亚、南亚至印度洋。

  向洋方向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条由中国各港口,经南中国海到印度洋,并延伸至欧洲、非洲;一条由中国各港口,经南中国海到南太平洋、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

  六廊、六线、多国、多港即:一廊为陆上新欧亚大陆桥国际大通道,以及沿线串联起的中心城市;二廊为中蒙俄国际大通道,以及沿线串联起的中心城市;三廊为中国、中亚、西亚国际大通道,以及沿线串联起来的中心城市;四廊为中国、中南丰富国际大通道,以及沿线串联起来的中心城市;五廊为中国、巴基斯坦大通道,以及沿线串联起来的中心城市;六廊为中国、缅甸、孟加拉、印度大通道,以及沿线串联起来的中心城市。

  六廊六线的远景设计,均链接着多国多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一远景设计的推进过程,是通过“政府搭台、市场运作、企业唱戏”的合作模式来有序推进的。它必须建立在各国自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各国间的合同、协议来具体实施。

  2.地缘合作平台方兴未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点一点地做起。七年多来,就地缘平台而论,已经构建起了区域与区域之前、国与国之间的双边平台。诸如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等,以及中巴、中柬、中越、中缅等20多个国家的双边命运共同体。

  3.主场外交、多边合作等一系列创新平台生机盎然。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非合作高峰论坛、世界政党高峰论坛、博鳌论坛等一系列新机制生机盎然,通过论坛形成了一系列新机制,诸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

  4.通过全球应对疫情,“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也有望在未来形成新的实践平台。

  三、“打造卫生健康共同体”拓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

  1.“打造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必将成为全球应对疫情道义上的至高点。

  正当中国率先正面应对疫情,打响一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之时,世界上许多友好国家、政党、组织,立即给中国以驰援和慰问充分体现出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然而,世界上也确实有着一股不大不小的邪恶力量,在哪里幸灾乐祸、落井下石。这类丑恶表演让世界人民更加看清了正义力量与邪恶力量得到较量。

  2.不能忍、不再忍!中国外交部被迫对美国政客的污名化行为进行坚决、果断的回击。

  这场疫情在全球蔓延得非常之快,报应也来得非常之快。美国政客刚开始对中国的战疫情是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当疫情以更大规模迅速蔓延到欧美发达国家之时,美国政客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污名化、甩锅、企图推卸自己应对不作为的责任。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中国不能忍,所以不再忍。中国一改过去文质彬彬的外交形象,给予了坚决的回击。

  3.在全球应对疫情中,中国对美国政客开辟的反击新渠道、新模式大见成效。

  由于中美的社会制度不同,在以往的中美外交中,美国耍赖的手段甚多,而中国却受到的约束较多。这次中国也借鉴了美国政客的手法,以较低层次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个人发推特的手法进行反击,大见成效,迫使美国政客有所收敛,是一个有效的新手段。正如华春莹所说:“中国外交舆论将改变风格,一味防守将成为过去。”

  4.携手抗疫、共克时艰,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而努力!

  全球应对疫情进一步改善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基辛格:疫情爆发至今,中国的形象比较积极、正面,远优于一些西方大国,如美国。

  2020年4月1日,美国媒体NBC头版报道:美国企图把“病毒起源于中国”的措辞塞进联合国安理会决议,遭到一致反对。

  国际上的有识之士终于发出了这样正义的呼喊:

  我们知道新冠病毒厉害,但是没有想到它竟然这样厉害!

  我们知道中国厉害,但是没有想到中国在战疫情中竟然这样厉害!

  世界依然是原来的世界,但中国早已不是原来的中国!

  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必将在全球应对新冠病毒疫情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成为推动全球治理和人类进步的方向!

  

  2020年4月15日

上海市新四军暨中华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主办 东方新闻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