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上午,“薪火传承沙家浜、峥嵘岁月忆江抗”——纪念新“江抗”成立80周年大型活动在沙家浜风景区举行。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颜宁受邀出席纪念活动。 来自上海、福建等地的新四军研究会代表、新四军伤病员家属代表等齐聚一堂,重温革命史,共叙军民鱼水情。常熟不仅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与军队、军人有着深厚情谊的城市,新四军在这块土地上英勇战斗、发展壮大,沙家浜精神也在这里孕育、成长。纪念活动上,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实践基地落户沙家浜,国防教育公益体验周正式启动。 纪念活动中,京剧选段《沙家浜》、情景诗朗诵、专题访谈等节目接连上演,追忆当年芦苇荡里发生的抗日革命故事,传承沙家浜精神。我会刘国欢同志在访谈节目中讲述了36个伤病员之一、他父亲刘飞当年的战斗经历。 1939年5月,为了深入敌后打击日寇,为了维护抗日统一战线,叶飞率领新四军第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名义,来到沙家浜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部队与当地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 1939年10月,“江抗”奉命西撤后,在唐市、横泾等地留下了一个流动的后方医院和刘飞、夏光、黄烽等36个伤病员。他们远离主力部队,孤悬敌后,处在十分艰难的游击环境中。他们这些骨干成立了新“江抗”这样一支革命队伍,依靠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掩护,利用天然屏障芦苇荡这一有利的地形,坚持在敌后开展抗日斗争。 新“江抗”后来一路发展壮大,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平时期参与了98抗洪抢险、汶川大地震救灾、国际维和等任务,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一支劲旅。 近年来,沙家浜风景区党委、管委会致力讲好“沙家浜故事”,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沙家浜,走进芦苇荡。他们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讲述沙家浜故事,以多种形式鼓励年轻人参与到了解、传播革命故事的浓烈氛围中去。同时还紧扣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两大主题,结合红色、绿色和水乡文化,推出以沙家浜历史故事为主题的“初心课堂”、“我是新四军”等各类党性教育课程。此外,景区内还建设了实景剧场,每天向游客演绎实景剧《芦荡烽火》,让观众在身临其境的场景中感受革命年代的战斗氛围。除了场面火爆震撼的实景剧外,在景区还设置了一系列受年轻游客喜爱的军事体验类项目,将军事体验和爱国主义教育做到有机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