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往期动态 >> 正 文
七师皖江分会赴无为师部旧址寻根考察
      作者:苏忠能      来源:七师分会      日期:2016/1/6 13:25:08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无为是皖江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和“渡江第一船,的始发地。是新四军七师组建和浴血奋出的地方。11月10日,分会的部分新四军老战士以及会员30多人,驱车前往无为县。他们大多数是新四军后代,也有研究党史、军史的爱好者,他们以实地考察、学习、参观等方式进行皖江红色之旅。

  这次参观考察活动得到了无为县与安徽省新四军研究会的热情接待。无为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亲自接待参观团成员,他说,新四军七师是在“皖南事变,血泊中诞生的部队,无为人民始终是新四军七师的坚强后盾,军民同患难、共命运,支前从军,并肩作战,前赴后继,打退了日伪军上千次的进攻,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在这片热土上,有着烽火硝烟的战争沧桑,更有着优秀的革命传统。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领导表示:安徽省是八省游击队集结地,是皖南事变后新四军主要根据地之一,是新四军发展壮大的地方,也是将军的摇篮,研究新四军历史意义深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市会常务副会长刘苏闽将军在致辞中感慨地说,在无为这块热土上,有新四军七师战斗的沧桑岁月,有我们父辈们英勇的斑斑足迹。我们今天来到这里,一是向无为的父老乡亲学习。学习他们无私无畏的革命传统,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爱国精神。二是寻根问祖。无为县是新四军七师的故乡,我们缅怀新四军革命先烈,寻找前辈英勇足迹,弘扬铁军精神,深入研究新四军历史,尤其系统研究新四军七师在无为发展壮大过程,有着长

  期研究的价值。

  次日,会员们前往当年抗日战争的重镇之一红庙镇。该镇是“皖南事变”中突围出来2000余名新四军集结地,1941年5月1日,在红庙镇组建新四军第七师。在无为县党史办、新四军研究会、民政局、人武部领导的陪同下瞻仰烈士陵园。走出烈士陵园,又参观了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该纪念馆详细介绍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1931年“9.18”抗战开始到“皖南事变”,直至新四军七师成立、发展、壮大的战斗历程,内容翔实,历史资料完善,对研究新四军历史很有借鉴作用。许多新四军老战士后代看到自己父母名字时,由衷的兴奋和感慨。熊应堂将军的四个子女看到七师开国将军中父亲的名字和照片时特别激动,他们说,父亲健在时经常讲他在七师的战斗经历,今天看到历史资料,更加怀念父亲和牺牲的烈士。许多新四军老战士后代驻足记下相关资料,拍下难得的历史镜头。

  新四军老战士后代等人分别向纪念馆捐赠了名家书画、历史书籍、影片影碟、回忆录等珍贵史料。

  接着会员们又来到红庙镇三水涧希望小学捐赠书包、文具和书籍。学校坐落在新四军烈士陵园的右侧,与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隔路相望。该学校是安徽省党史系统筹建的第一所希望小学,1996年由顾鸿、张秀将军及11位新四军老战士发起倡议,由曾经在皖江地区、新四军七师战斗过的革命老前辈及其亲属子女慷慨解囊,集资建造的一所学校。在建造期间,本会七师分会老会长王泽华、副会长胡钰、钱光辉曾号召会员向学校捐款和赠送课桌椅等。

  会员们又前往泾县,参观了云岭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新四军军部旧址和新四军纪念馆。并向纪念馆赠送了书法作品、父辈传记、回忆录、纪念册、影像资料等。

  在返回上海的途中,大家对这次皖江红色之旅感到收获颇丰。过汤邨看到父亲在新四军供应部当造币厂厂长相关资料时非常激动,他说,我在国外生活了三十多年,当过联合国同声翻译,外国再好不如祖国好,祖国有骨肉情怀,有铁军情结。会员殷光鑫是上海市学雷锋先进个人,他感慨地说,这次参观学习让我更加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心。我坚持义务理发51年,理发人数达3.5万多人次,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上海市新四军暨中华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主办 东方新闻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