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本会湘西《扶贫助学》小组,在延西居委会活动中心召开了助学捐助人座谈会。王苏炎、颜宁、刘新、刘强、阙勇、陈明、熊苏皖、黄路涛、范晓影等十几位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是由一师分会廖颖汇报从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历时2年扶贫助学工作的情况。与会每位捐助者畅谈了助学两年来的感想、体会以及对今后工作的要求、期望。会议气氛热烈,畅所欲言。
湖南省湘西地区有粟裕大将的家乡会同县、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城步苗族自治县,这里地处内陆山区,是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较多、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湘西《扶贫助学》小组在这里认领了26位家庭经济困难,刚上初中的孩子。城步县选送的12个受助学生中,3个是孤儿,3个母亲去世了,2个父亲残疾,1个父母弱智。虽然我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有义务教育法保护,困难学生不收学费、杂费,但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仍然是困难的,迫切希望有人伸出援助之手,每个学生每月只要100元,就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初中三年的学业。需要有人为那些曾经为中国革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湘西老区人民做一点善事、实事。2012年4月13日,此信息在《铁军讲坛》上一发布,立即得到一师、六师、浙东浙南分会会员的响应,尤其是六师分会的会员报名踊跃。
参加《扶贫助学》第一期活动的同志有:张晓宇、余江如,陈明、胡畔(母女),阙勇、粟刚兵,郦强华、郦少华(兄弟),张二宁、王苏炎、刘新、马建华,罗愤、罗霞(姐妹),傅好忠、魏淮、范晓影、郑同江、陈丽娜、庞建华、李淑媛、刘强、康丽霞、颜晓虹、唐亦奇,熊苏皖、熊苏苏(姐妹),黄路涛、廖颖。在认领孩子时,七师分会的陈明,她认为参加助学活动可以培养下一代关心他人、扶贫济困、友善待人的品德。于是,带着女儿一起参加这次活动。事后,有两位会员的妹妹,知道这个信息后,也要参加,无奈没有名额了,又不愿等待下一批,就强行与自己的姐姐共同资助一个孩子,了却自己的心愿。会员郦强华是兄弟三人,出手快的两兄弟认领到了孩子,哥哥知道信息时,只能一旁叹息的等待下次机会了。五师分会老同志王恒槐看到会讯有关消息后,专门写信到市会办公室,要求认领一个学生,也只能等待第二批再安排了。
《扶贫助学》小组中有不少是企业退休的同志,他们每月的生活来源只有3000元左右的退休金,生活并不宽裕。但是大家都克服自身的困难,伸出援助之手,积极参加扶贫助学活动。时至今日,两年过去了,涓涓溪水汇成江河,《扶贫助学》小组共为这些贫困孩子捐出65000元。被捐助的孩子全都已顺利步入初三下学期,即将完成初中的学业。
座谈会上,王苏炎说:老区人民在战争年代对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现在那里的人民有困难需要帮助,我们应该伸手相助。在我们研究会,有的人适合做学术研究,有的人适合做宣传共建,有的人适合做具体事情,要努力创造机会,让每个人都发挥作用,多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刘新说:在湘西老区扶贫助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们一师、六师分会很多会员的父母都是粟裕的老部下。老首长家乡的孩子上学有困难,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这次活动办得很成功,资助的钱都落到了实处。原来我有点担心,怕不落实。但收到孩子的回信,说寄去的钱收到了,我就放心了。扶贫助学这件事情虽小,但是一件善事,传递了我们关爱老区贫困儿童的真情。我早就想做这样的事,但一直找不到可靠的途径,不敢做。这次活动组织周密,考虑细致。收款、寄款、反馈信息,三道关口都有专人负责,分头操作,层层把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断完善操作流程,保证了把好事做好。
在座谈会上,大家对今后如何办好助学,都积极地提出自己的设想。比如,根据我们研究会会员的具体情况,条件稍差的捐助者可以自由组合认领一个学生。我们的宗旨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比如,我们从第二期认领的孩子开始,要求捐助者与孩子之间要有沟通,持续确保每一笔善款都能落实到位......
座谈会开得非常成功。一个互助团结的民族,必将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民族。希望我们的一点爱心,能为老区贫困的孩子带来一点实实在在的帮助。座谈会在意犹未尽中结束。
第二期助学活动预计于下半年开始,将会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方法,想参加湘西扶贫助学活动的同志可以到六师分会范晓影处报名。
范晓影电话:135856397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