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新四军老六团的光辉足迹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集团军,是我国目前仅存的经历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成军建制的新四军部队。其轻型机械化步兵旅诞生于1932年9月14日福建福安地区的蓝田暴动。2012年9月14日,我有幸回到了父辈浴血战斗过的这支老部队,因为这天是这支部队诞生八十周年的纪念日暨旅史馆重建开馆庆典日。
峥嵘岁月 难以忘怀
机步旅是以闽东工农第一游击支队为源头,新四军创建时为三支队第六团,在各个历史时期汇集了诸多武装力量而发展壮大起来的英雄部队。在八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先后参加大小战役战斗8700余次,牺牲了数以十万计的革命先烈。走出了110多位开国元勋和将领,涌现出以“杨根思连”、“人民功臣第一连”、“卫国英雄连”等为代表的功臣荣誉单位240多个。以“特级英雄”杨根思、“一级英雄”刘家其、卜广德、于泮宫和“爱兵模范”黄志江为代表的英模人物170名,其光辉历史是一幅血与火交织成的壮美画卷,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1932年9月,陶铸、邓子恢、叶飞等老一辈革命家打响了闽东地区工农武装割据的第一枪。1934年10月发展壮大为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开辟了我党在南方最后一块红色根据地——闽东苏区。中央红军长征后,在长期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围剿镇压的情况下,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毛泽东曾高度称赞这段历史:这是我们和国民党十年血战结果的一部分,是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在南方各省的战略支柱。
抗日战争爆发后,这支部队跟随陈毅东进苏南,深入华中,夜袭浒墅关,火烧虹桥机场、保卫郭村、决战黄桥,创建抗日根据地,完成了新四军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任务,并于1942年2月整编为新四军第一师第一旅。作为新四军的主力部队,在旅长兼政委叶飞的指挥下,发动了车桥攻坚战,创造了1944年之前我军抗战史上一次战役生俘日军最多的奇迹。将淮南、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为华中抗日战场转入反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长期的战斗生活中,部队养成了“克服万难,勇往直前”的战斗作风。陈毅在1939年5月,给老六团的信中这样写道:“我首先指出良团的艰苦作风,是本军中最突出的。回想在去年冬天,大家不发用费,用茶叶当烟吃,用烂棉絮包脚当鞋穿,每天吃两餐,甚至无菜吃,吃光饭。而你们能做到逃兵很少,能继续争取战斗胜利,维持模范纪律,这是我军优良传统的保持和发扬。这是我良团的特色,可做本军的模范。”
解放战争时期,部队整编为新四军一纵一旅,期间部队番号几经变更: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一旅、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一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20军第58师。在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和渡江等重大战役中屡建奇功。作为华东第三野战军的主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卓越功勋,被誉为“百旅之杰”。1945年5月,在解放上海战役中,部队进入市区,严守纪律,露宿街头,被群众称赞为“仁义之师”
1950年11月,部队改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在第二次战役中,浴血长津湖,两攻下碣隅里,连续作战15天,在敌我装备极为悬殊的情况下,给武装到牙齿的美陆战第一师以重创。1951年12月,志愿军总部把杨根思生前的连队,命名为“杨根思连”,这是我军第一支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连队。同时部队涌现出了以特级英雄杨根思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人物。第五次战役后,部队冒着被敌分割包围的危险,主动承担华川阻击的任务,以较大伤亡,换来了友邻部队的安全后撤。彭德怀元帅称赞说:“这个部队能打硬仗、恶仗,能突击又顾全大局,是一支作风很硬的好部队。”华川阻击战被列为我军阻击战的典范战例。
英雄部队 继往开来
为了国防现代化的需要,这支英雄的部队是我军第一支成功转型为轻型机械化步兵旅的部队。战争年代,部队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和平时期,更是磨剑砺刃,枕戈待旦。1975年由浙江移防中原,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
1972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出色完成了班矿突击战,攻克重庆等战斗任务,受到广州军区的大力表彰。1985年5月,部队奉命赴京戒严,圆满完成任务。1998年8月,部队参加了长江抗洪抢险,担任了邱家湾、簰洲湾、赤壁镇等7个险工险段,158公里长的防洪任务,表现出:“人在大堤在,人倒堤不倒”的精神。
2003年,黄河突发洪水,部队奉命执行黄河兰考段抗洪抢险任务,广大官兵发扬杨根思“三不相信”的精神,不畏艰险、连续作战、抢堵缺口、爆破切滩,再次取得抗洪的重大胜利。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部队是军委首长亲点的两支第一批赴灾区部队。接到命令,官兵迅疾行动,在部队高度分散的情况下,仅用5个小时就完成了集结,是第一支整建制到达灾区的部队。在灾区的72个日日夜夜,广大官兵充分发扬老部队敢打硬仗、恶仗的优良传统。出色完成了银厂沟千人大营救、生死决战回龙沟、勇攀峭壁陡红岩等,急难险重的任务,共抢救幸存者75人,转移受困群众5025人。7月23日,“杨根思连”在完成抗震救灾任务奉命返回部队。开拔的那天早上,虽然部队严格保密,乡亲们还是全部出动赶来送行,平时不到5分钟的车程却整整走了一个半小时还没开出草坝村……部队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2008年抗震救灾刚结束,部队即奉命参加了我军“砺兵-2008”跨区涉外实兵对抗演习,部队实装机动1300多公里,在内蒙古大草原上,与全军第一支数字化装甲团进行了一场巅峰对决。战胜了这支八年所向无敌的“王牌”部队。此次演习接受了36个国家,110多名军事代表的实战观摩,这是部队一次近似实战的砺练。锤炼了部队顽强的战斗作风,全面展示了新四军老部队的良好形象。
2011年,部队维和工程兵大队,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受到联合国和当地政府、人民的高度赞扬,为祖国增添了光彩。
1991年2月,江泽民亲切接见了杨根思连全体官兵,并亲笔题词。长期以来,各级对新四军这支老部队的建设和发展高度关注。“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60年前杨根思在战场上的吶喊,穿越时空,历经着岁月的磨砺,散发出更加璀璨耀眼的光芒,铸就了官兵的虎虎生气和昂扬锐气。曾有西方军事学者也說过:“一支军队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精神和力量的支撑。”无论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需要这种精神的光芒來照亮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前进之路。只有这样,钢铁的精神才能锻造钢铁般的力量。
在回老部队短短的时间里,英雄、血性、精神等铁血的词汇不断出现在脑海中。英雄的部队走到今天,因为他们有铁军的精神与信仰,他们拥有昨天的光荣,今天的壮丽,这是一支永远让我们感到自豪的部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