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往期动态 >> 正 文
亲吻浙东大地 拥抱四明山水
      作者:陈晓光      日期:2012/9/26 15:30:39      

——记浙东浙南分会酷暑赴浙东开展寻访活动  

  7月的浙东,烈日高悬。四明山上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丝风,连鸟儿也不见踪迹。突然,一面鲜艳的红旗在半山腰展开来,蓝色的新四军标志“N4A”和黄色的“上海市新四军研究会浙东浙南分会”大字分外醒目,旗下雄赳赳地走着一支队伍。原来这是浙东浙南分会赴浙东开展纪念浙东区党委成立70周年寻访活动的一支小分队,年龄最大的有85岁,年龄最小的也有50多岁了。虽然天天热浪滚滚,却个个兴高采烈。因为我们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今天到了这里,就像久别的孩子扑进了母亲的怀抱,怎能不欣喜若狂、如痴如醉?

  乡亲的笑容好甜好甜,乡亲的拥抱好紧好紧

  冒着酷暑出行。分会的决定一公布,就有会员怀疑:“高温旅行?会有人响应吗?”浙东的同志都惊讶地问:“那么热的天出行?”分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重温浙东新四军战斗历史,亲身实地体验一下70年前,我浙东抗日根据地和浙东区党委初创时的火热天气和乡亲们的火热激情,从而体会到当时毛泽东和党中央接连两次指示建立浙东根据地的重大意义。当地乡亲们听说我们要来,欣喜地说:“上海的新四军此时来,太好了!我们表示最最热烈的欢迎!”慈溪古窑浦村民提议要与我们搞联欢,我们很高兴地答应了;余姚姚剧团决定要专门搭台为我们演戏,我们再三婉拒了,不想给当地政府及乡亲增添麻烦和压力。

  8日清晨,我们从上海出发。9时,到达慈溪市鸣鹤场,还与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的同志会合,参观了当年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所在地金仙寺,当地的解说员不仅详细介绍,还盛情邀请我们参观附近的古代村落群;到了龙山镇,“浙东抗日斗争历史展览馆”还未正式开馆,却专门为我们开门迎客。傍晚,我们下榻在古窑浦村,这里是当年上海浦东部队到浙东抗日的第一站。

  晚饭后,我们到了村委会广场,场面令人震撼: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村民们不顾汗水流淌,密密层层围成了人圈。村干部致了热情的欢迎词后,联欢活动就展开了。村民们几天来突击排练的歌舞和戏剧相当出色,我们的表演唱《白毛女》和福建同志演唱的浙东抗战歌曲《河里的鱼儿要靠水来养》也很受欢迎。我们最后一个节目是柯晓明同志的即兴表演,当他模仿毛主席的讲话时,一位中年男子突然失控跑上舞台,将柯晓明紧紧抱住,柯晓明也抱住那位乡亲,两人拥抱了5、6分钟,双方都是泪流满面……全场猛然鼓起掌来。乡亲们说:“你们来了,这里比过年还热闹,希望你们今后要多来啊!”令人啧啧称奇的是:露天观看演出,连蚊子也不来干扰。

  领导的接待好全好全,领导的关心好暖好暖

  浙东地区的党政领导和新四军研究会的领导对我们的暑期浙东之行十分支持,安排十分周全,令我们受宠若惊、深感不安。

  沿途迎接,开道引路。由于浙东建设飞速,我们有些“老浙东”几年没来也摸不清路,所以当地领导总是亲自提前赶到大路边来迎接我们。例如8日早上,我们的大客车刚进入慈溪市境内,就看见路旁有人向我们招手,仔细一看,原来是慈溪市的老领导陈耀华调研员和市新四军研究会的林峰副会长等人,他们不顾烈日肆虐,站在路旁与我们握手,倾听我们要求,然后,乘上小车在前面为我们引路。

  景点等候,全程陪同。令我们不忍的是一些高龄的政府老领导,总是在参观点长时间等候我们,然后再陪同参观。例如9日早上,我们由余姚市政府办公室马主任陪同,还在河姆渡参观,市党办、新闻媒体的领导就已经在撞钟山纪念馆等候我们了,等我们1小时后赶到,发现有几位头发花白领导还站在烈日下等候我们,要给我们作讲解,我们真是非常不忍心。

  盛情宴请,亲自敬酒。我们事先都向地方领导讲明:一切住宿、用餐和交通费用,全部由我们承担。可是我们到了慈溪市、余姚市、上虞市三地,当地领导都盛情宴请我们,党委分管的副书记都亲自向我们敬酒问好。例如在余姚陆埠,我们几天前已经预定了午餐,可是就餐时,发现菜肴十分丰盛,我们问陪同人员是怎么回事?他们都笑而不答。午餐后结账,却被饭馆谢绝,他们说:“费用已经支付了。”马书记说:“接待好你们是我们的责任。”当时我们身处清凉的空调房间里,却感到暖流在全身流淌。

  我们的感受好深好深,我们的泪水好多好多

  在三天旅程中,我们亲身体验到当年父辈们在如此炎热的气候中,一面抗击日伪顽军的进攻,一面尽快建立浙东区党委和游击司令部,真是极其艰难困苦;我们还深深感受到当年我们的父辈正因为有如此真诚纯朴的乡亲们的支持,才能站住脚跟、发展壮大。正如谭启龙政委当年说的:“我们的胜利,离不开浙东人民的大力支持。”

  在浙东参观,我们常常是泪水盈盈。到古窑浦村,村里挂起大红灯笼迎接我们,村委会和宾馆大门上,悬挂着“欢迎上海市新四军研究会领导莅临我村”的大红横幅。当晚的联欢晚会,村里把最好的观看位置和座位让给我们,桌上摆满招待我们的瓶装矿泉水和刚摘下的水蜜桃。而许多村民却因没有座位而站着,或坐在水泥地上。

  每次午餐后,当地乡亲总是腾出有空调的房间,让我们休息,泡茶给我们喝;宁波市新四军研究会的领导王泰栋等人专程从宁波赶来,把沉甸甸的新出版的两本书发给我们每一个人,并陪同我们参观;在余姚梁弄镇,原党委书记吴国强一直陪同我们参观,他说:“你们的父辈曾经在这里抛头颅洒鲜血,我们怎能不好好接待你们?”在欢迎宴席上,新上任的镇党委副书记向每个人敬酒,还指示宾馆;“你们要按照客人的要求做好服务,他们是我们请来的客人。”第二天,宾馆破例在早上7时为我们提供了早餐;上虞丰惠镇新四军研究会的俞文治老先生已83岁了,身体一直欠佳,听说我们来参观,他冒着酷暑从家里赶出来,亲自为我们讲解……

  这一幕幕、一场场令人感动的时刻,我们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感到被幸福笼罩着,又感到心里堵得慌。罗维道将军的女儿罗霞热泪盈眶地说:“我们其实都是些普通人,凭什么他们要对我们如此优待?”是啊,我们只想大声告诉每一个人:浙东大地,有最美丽的风光;浙东的乡亲们,是最可爱的人!

上海市新四军暨中华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主办 东方新闻网站制作